变胖一点曾经是一代人的梦想-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变胖一点曾经是一代人的梦想

定 国
2019-08-13 10:21:3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只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有可能消除“短缺”现象。造成短缺经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再生短缺的能力,其中利润刺激的削弱、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臃肿的官僚机构、对企业大量的行政控制等是造成短缺经济的真正原因。

  “你最近又长胖了。”过去这种常见的寒暄被认为是一种夸奖和赞美,如今却成为了一种疾病关切的提醒和隐隐约约的担忧。先生脸皮厚,一句自嘲哈哈过去无所谓,若是女士,则会被认为是对她的贬意无礼而怀恨在心,什么时候,“胖”也成了一种负面词和敏感词?

  也许你没有想到,曾经,成为一个胖一点的人是一代人的梦想。

  虽然肉长在每个人的身上,但胖与瘦不只是个人问题,更多是社会问题。

  其实,我们有过希望自己胖一点的时代。早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当吃饭都成问题的时时候,很少在街上能遇到一个胖子,在乡下,野菜成为裹腹的主力,到处都是面黄肌瘦之人,如果偶尔来了一个胖子,必定是从外面来的有特殊身份之人,人们纷纷投以羡慕嫉妒的眼光,那时候,很多人想,我要是能跟他一样胖,过上他那样的生活就好了。

  在农村,人们总是想不明白,为何一年365天天天劳作,却依然连饭都吃不饱?饥饿成为一代人的主题,哪里还会有胖子?现在许多人不知道什么叫返销粮,它成为许多人的历史记忆。在人民公社时代,参照半军事化的组织,将农民编成生产队,一般按地域或者几大姓氏为基础划分,一个生产队几十户到上百户人家,进行半军事化管理,统一出工,统一生产,统一分配,种植什么,种植多少,如何分配,社员都不用操心,打下的粮食先是交公粮,剩余的部分按人口和工分进行分配。实现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实际上是一平(平均主义)、二调(无偿调拨)。公社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

  可是这种看似美好的计划却在现实中遭遇重重挫折,以至于最后以种田为生的农民连饭都吃不上,一些好点的地方,可以吃上返销粮,即国家从农村征购来又销售到乡村中缺粮生产队和农户的粮食,吃粮靠返销已是很幸运,许多地方都是自己解决,红薯野菜成为当家主食,一年过年时才能吃上一次肉。那时,生产队过年杀猪,每户能分一二斤肉,人人都想要肥肉,瘦肉没人要,只好抽签,分到瘦肉多一点的自认倒霉,分到肥肉则是中了大奖,肥肉要腌好留着慢慢当用,没有油了,切一小块,在烧红的锅子里转一圈,等锅子沾了点油后,肥肉再拿出来,留待下一餐再用。原来,肉根本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当油用。在这种没有油水的时代,何来胖子。

  计划经济必定带来短缺经济。“短缺经济”理论是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提出的,是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他认为,“短缺”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时常见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基本上是需求限制型的,经常“供过于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上是资源限制型的,生产增长受资源的限制,上层决策者、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必然受到物资短缺的制约,供不应求。

  他认为,“短缺”根源来自国家与企业存在着“父子”关系。企业存在着不断扩大再生产、追求产品数量的推动力。追求产品数量→囤积原材料→物资短缺,形成了一个互相加强、自行维系的过程。“投资饥渴”症,各级领导都力图为本部门争取尽可能多的投资份额,企业超支可以由国家财政补贴,投资风险主要由国家承担,也是造成短缺现象的重要原因。

  城市中的企业如此,农村中的公社同样如此,生产分配都由公社生产队掌握,由于农民所得并不直接与个人付出成正比,出现所谓“平均主义”的风气,与企业工人一样,反正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发生了社会懈怠现象。当个体认为自己的工作已湮没在团体之中,就会在团体中懈怠下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在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短缺”直接影响了人民生活,造就了一种“卖者”支配“买者”的社会关系,人们不仅要承受为得到物品去搜寻、排队、等待而付出的代价,还要经常忍受卖者或物资分配者的粗暴无礼和漫不经心。

  当人们吃不饱饭,当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只有改革开放才有活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农村成为改革的首要突破口,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样的田,同样的人,制度变了,结果完全不一样,温饱问题马上解决。

  只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有可能消除“短缺”现象。造成短缺经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再生短缺的能力,其中利润刺激的削弱、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臃肿的官僚机构、对企业大量的行政控制等是造成短缺经济的真正原因。科尔奈的这一经济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弊端的理论概括,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如今,当城里人因健康问题回到吃红薯野菜时,乡村人说,那是我们几十年前吃到吐的食物,不要问为什么现在不想吃红薯,说来都是一把辛酸一把泪。

  (作者系文化学者)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关于提升企业工会干部履责能力的思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工会职能内涵,是企业工会干部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企业工会干部的努力方向,更是落实“两个信赖”的应有之义。

  • 让职工成为工会工作的“主角”

    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以职工群众为中心,让职工群众当主角,是新时代做好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国有企业工会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 浅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社会文化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占据重要位置,一定程度上,劳动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逻辑前提。在中国进入互联网、数字经济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社会发出号召,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不仅在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具有一般的人才培养教育意义,从长远来看,具有更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

  •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核心在科技、关键在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与产业发展体系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