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人间:新中国七十年民生视角-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换了人间:新中国七十年民生视角

张连起
2019-10-17 10:56:0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70年前,旧中国战乱频仍、满目疮痍,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命运多舛、颠沛流离。而如今,中国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早已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华大地换了人间。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的诞生犹如磅礴的日出,一扫旧中国的沉沉黑暗,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中国人民开始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壮举。从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年的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部门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以及支撑这一体系的纵横全国的现代交通运输网。同时,在国防建设和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农业方面,大规模水利建设,使全国大多数农业地区告别了频繁发生洪涝和旱灾的历史。全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以赤脚医生为特色的医疗保健制度的普遍建立,极大提高了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居民的总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所有这些,都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所无法体现出来的。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评估前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时,往往强调改革开放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低水平这一事实,认定当时的中国处于世界上最穷和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其实,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接近100%,初中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在1979年也已经达到了79%,居于所有“低收入”国家的最前面,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所谓“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已经达到64岁,在所有低收入国家中,仅次于斯里兰卡,同样超过了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1周岁以下婴儿死亡率和1~4周岁幼儿死亡率,在所有低收入国家中,均处于最低水平(仅高于斯里兰卡)。难怪到了70年代,部分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已经开始把中国视为第三世界国家解决贫困问题的榜样。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为了取得这些成就,全社会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一旦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之后,借助前30年所奠定的精神和物质基础,日渐融入世界市场的中国,便会释放出令世人惊叹的能量和活力。

  “无边光景一时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们告别了商品短缺,告别了各种票证,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保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9.2倍;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降低35.5个百分点。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41.0辆、121.3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22.3辆、116.6台。2018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7万个,比1949年末增长271倍;卫生技术人员952万人,增长17.8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为人民健康撑起牢固保障网。居民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婴儿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200‰下降到2018年的6.1‰,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成效最巨的反贫困斗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其他政党相区别的试金石。世界发展经验和教训表明,经济增长、技术变革和经济全球化,总体上都具有做大蛋糕的作用,却并不能自动产生分好蛋糕的效果,即不存在所谓收入分配的“涓流效应”。西方政治家出于选票动机,采取民粹主义的政策,在竞选中往往对福利和民生竞相承诺,当选后要么口惠而实不至,或者干脆无法兑现诺言;要么导致过度福利化,既伤害激励机制又难以持续。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体系安排,才能打破这个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两难。

  在各国扶贫实践中通常遇到一个边际效果递减的现象,有人甚至称之为“规律”,即随着扶贫推进从而贫困人数减少,最后的较小规模贫困人口由于在地理上集中居住于生态、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的地区,且具有伤残、疾病、老龄、受教育程度低等劳动能力不足等特征,其脱贫难度加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甚至很多发达国家都止步于这个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一旦在物质生产领域遭遇到边际报酬递减,投资活动通常就会停止。然而,扶贫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73万,打破了所谓的扶贫边际效果递减“规律”,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关于人生70岁的描述,可用来对新中国70年的民生巨变,作一个引申性的解读。新中国打破了对其他路径的依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北京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监事长)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 关于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各级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新时代技术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平台。

  • 守初心 担使命 奋斗正当时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做群众的贴心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时想着人民,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情怀不能淡,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