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何必急于跟“文艺片”划清界限
//www.workercn.cn2014-03-27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赵凤兰

  有了影片一获奖便落入低票房宿命的前车之鉴,据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擒熊”归来的《白日焰火》急于要跟“文艺片”划清界限。片方曾不止一次向媒体记者打招呼:“千万别说我们是文艺片!” 因为片方担心影片一旦被定义为“文艺片”,基本上就等于在票房上判了它的“死刑”,所以大有谁要说他们拍的是文艺片他们就跟谁急之势。

  这则趣闻听了让人啼笑皆非。文艺片怎么啦,何以如此不受待见?说一部影片很文艺实则是在夸这部影片拍的有思想内涵,有灵魂和深意,不同于市场上那些走眼不走心的“爆米花”电影,有着更高的格调、情怀与追求。怎么在时下人眼里文艺片就丢人现眼了呢?难道非被冠以“商业片”的名头就贴金荣耀、高端大气上档次啦? 同此凉热的还有“文艺青年”这一雅号,上世纪80年代,“文艺青年”是青年知识精英的象征,如今,说谁是“文艺青年”,就会遭反驳:“你才是文艺青年,你们全家都是文艺青年。”

  不知从何时起,类似“同志”“专家”等词汇一样,“文艺”二字渐成被毁之词,“文艺青年”被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异数;文艺片沦落为票房毒药。一直以来,国内影坛盛行一种“好片遇冷,烂片当道”的怪象,一些在海外“擒熊”“擒狮”的文艺片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在好莱坞大片和国产豪华商业大片面前沦为“弱势群体”,有些甚至在影院遭遇“一日游”的尴尬处境。像《图雅的婚事》、《三峡好人》、《团圆》、《钢的琴》、《万剑穿心》等“零差评”的影片,都无一例外落入“高口碑、低票房”的窠臼,就连顶着诸多光环而来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也依然没能上演关于文艺片拿下高票房的“神话”。这种现象被圈内人总结为“文艺片现象”,即观众不买账、院线不待见、口碑与票房成反比。使得一些片方谈“文艺”色变,尽量为自己的电影洗脱“艺术”之名、以“商业”的容颜示人,努力让观众觉着“看起来不文艺”。

  一文艺就意味着要成为曲高和寡的“穷秀才”,变成小众文艺精英们把玩的艺术,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丧失绝大部分的观众群。但影片顶着艺术的光环有罪吗?影片有思想有灵魂有错吗?我们的观众何时浮躁得不能去欣赏更有精神维度和灵魂指向的中国电影?而我们的电影人何时变得要急于与艺术撇清关系,匆忙屈就委身商业大潮中去献媚?这些饱蘸着大师导演思想和情怀的作品,注定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代名词?注定与“闷片”二字划下等号吗?

  事实上,许多文艺片并非晦涩难懂、曲高和寡,相反,它们有着优美动人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比商业片拥有更多的思想、个性和人文情怀。这些影片之所以能赢得电影学院评奖的青睐,源于它们都是创作者本着诚意用“心”去拍的电影。它们没有流于影像艺术表面的视觉奇观和肤浅的娱乐表达,而是以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为故事核心,在艺术风格、思想旨趣和人文内涵上比商业片更胜一筹。且从长远来看,这些有精神诉求和价值品相的电影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推敲。兴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些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导演拍的才是真正的电影,而那些叫座的电影只能算得上是一部院线电影罢了。

  电影如同书籍等其他精神产品一样,它对于观众的功用在于它能涵养精神、构建灵魂,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引导和形塑作用。电影如果仅仅只是没有营养也没有弊害的文化快餐和谋财工具,那么它顶多只是个五彩斑斓的泡沫,把一群有脑无心只图傻乐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们圈到一个围场里愚弄戏谑一番罢了,反正那些低能弱智的所谓商业烂片已将某些中国观众浸淫得只有眼球,没有心灵,不懂思考,甚至有了“审丑”和“受虐”的习惯,而中国影视文化市场也被人嘲弄为“人傻钱多”“躺着也挣钱”的资本原始乐园,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问题是,影视文化作为视觉年代脍炙人口的通俗艺术,如果放弃了对精神、情感、价值的诉求,观众又到哪里去开拓日渐荒芜的精神生活?长此以往,国民人文素质和价值审美取向必将不断滑坡,造成精神的退化和心灵的失守。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人不必谈“文”色变,急于跟“文艺片”割裂开来,因为不管是人还是电影,最好还是有点“文艺”气质的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