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
//www.workercn.cn2014-07-22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梁鸿鹰

  文艺批评是整个文化生态中重要的一环,是富于智慧的人们对于文艺现象的评说与解释,批评言说的必要,在一个文艺蓬勃发展的年代里显得尤其突出,这是出于精神创作生产规律的一种必然需求——一切来源于人类精神创造的自觉冲动,因为,只有精神创造能够使人类更加明白自身的使命与高贵,知道这个世界的无限丰富多彩及浩瀚可靠,正如美国现代艺术评论家约翰·拉塞尔说过的那样,“假如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可相信的话,那么,它就是艺术。正是艺术帮助我们生存,而不是为了其他的原因……它包罗了人类整个历史,告诉我们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在想什么、做什么。它讲述人人想听的故事,并永久地固定了人类进化史中诸多的关键时刻。”正是文艺批评,遵循着自身的规律,与作家艺术家们精神创造的努力同行,以自己的见识、智慧、力量,含蕴历史烟云、揭示人类内心,见证时代进步的一些关键时刻,助益于人性进步。但要意识到,批评很可能是一种最讲究发现的艺术,优秀批评家须像法国作家法郎士指出的那样,延伸各自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不落后于时代与艺术,从而让自己的言说经得起时间考验。

  一

  文艺批评之为探险,现在正面临众声喧哗的当代文化语境,传承、坚守与开拓均肩负新的使命。对创作焦点和热点问题的分析、对重要作品的评价、对受众审美鉴赏引导等方面,文艺批评发挥作用的空间是很大的。文艺理论在整合古代文论资源、吸收西方文论资源等方面积极探索,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的文艺批评理论。批评在与创作实践的不断互动中赢得发展。在文化日益大众化、传媒高度发达的语境中,文艺批评不可能是限于小圈子的精英化话语,文艺批评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的解读往往会扩大到整个社会,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发布会等,文艺批评的作用得到了大大的延伸,成为作用于整个社会的文化行为。批评实践吸收新营养,探索产生更大影响力的新路径,在及物、体贴的言说中实现对创作、对群众审美、多样性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引导。

  但文艺评论遭遇的问题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多。比如,文艺批评相对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其受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总体说,人们有形无形地认为文艺批评工作的重要性低于创作。文艺批评没有良好的机制保障,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奖掖可以形成共识,但对批评也是劳动、也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造这一点,则在社会上尚未形成广泛的共识,更谈不上建立第三方介入机制,以避免批评家与创作者、作品出品方的直接利益见面等。

  文艺批评所需社会生活及文化氛围的改进尤为重要,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目前文艺批评受到的牵制多,比如被课题冲动牵引、受现有评判标准制约,受制作方、创作方的牵制。我们国家是个熟人社会,浓厚的“人情”传统,使文艺批评说真话比较难,倡导点名式批评更难,改善批评生态,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社会期待文艺批评界改进文学文风,更加贴近现场、贴近受众。

  文艺评论队伍,目前正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同样需引起关注,要努力探索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办法,关注与吸收民间批评、体制外批评、业余读者批评等的优长。文艺批评阵地建设任务艰巨,网络、都市媒体的文艺评论影响很大。在市场转型过程中,保护与壮大理论批评刊物、报纸等的生存显得日益迫切,一味推向市场只能使文艺批评更加萎靡。

  二

  文艺评论之为探险,其中一个题中之义,是要找寻有益的价值。文艺创作作为饱含价值取向的精神劳动,是由艺术地反映生活,审美化地评判生活来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价值裁定和是非观的文艺作品,正如不存在没有意义的话语一样。俄罗斯著名文学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真正的批评“应当像镜子一般使作者的优点和缺点呈现出来,指示他正确的道路,又向读者指出应当赞美和不应当赞美的地方”,文艺评论要增强价值评判意识,是由其言说的理性、引领性所决定的,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主张和标准,对文本和文艺现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从而作用于文艺现实,通过理性评判,对作品和文艺现象做出价值判断,对其文本意义进行适当的价值裁定,表达批评者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才能完成文艺评论的使命。

  人们需要文艺批评,很大程度上在于希望看到文艺评论对文艺现象、思潮、作品的理性评判和估价。没有价值判断的文艺批评会使言说陷于无灵魂、琐碎与苍白。鲜明的价值立场能够点亮文化言说。目前在文艺评论实践中,那种将艺术言说蜕变为细致解读的批发所、华丽辞藻集散地的情况是普遍的,在涉及价值评判的问题上变得言不由衷和不及物,是文艺评论的一大弊端。有位法国学者说过,批评是一种老得最快的东西,对抗时光的磨损,要积极弘扬在变当中其实永远不变的那些价值,以热情批评的真诚和人性体温,匡正创作风气,提振诗性精神。

  增强价值彰显意识,要加强文艺批评价值、评判标准建设,缓解文艺批评的文化、理论与精神价值的资源短缺紧缺状况。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的精神,坚守主流价值,以“历史的”“美学的”观点开展文艺批评。要积极吸收古代文论的有益资源,以作为文艺鉴赏、评论重要尺度、依据和标准,鲜明体现中国人的善恶美丑观、义利观、责任观,体现中国文化的爱憎与是非观,发挥先进价值观引导文化思潮的作用。

  三

  探险的魅力来自新鲜的发现。文艺批评必须善于发别人之所未见,以理性和表达的原创性产生影响。当前文艺批评主体言说不由衷、感情不饱满、写作不投入,造成批评文字与批评对象“不对等”“不对称”,进而使评论之“乏思想”“乏趣味”“乏提炼”“乏美文”,被普遍诟病。在茂盛生长的文艺创作天地里,文艺评论的言说,应以鲜活的笔触、活跃的心态、原创的言说,成为激奋人心的独特鼓点,聚集起照亮新人前行之路的独特光亮。

  文艺评论所探射的对象是文艺实践,两者有着相生相依的密切关系。但在具体操作中,文艺评论与文艺实践的关系则容易形成两种局面,评论者要么高高在上,以充分的优越感指手画脚,满足于充当“裁判员”“质检官”甚至“法官”;要么就低到尘埃里,因为一些局部利益,落入“吹鼓手”的尴尬,不得不逢迎、迁就。合格的及物的批评者应当做文艺实践的同路人、助产士和护花使者,成为严谨的“阐释者”、善意的“鉴赏者”和热情的“同道者”。这要求批评家必须加强修养和学养,以自己的坚守、自己的信念,以主动精神、创造精神,守护文艺创作的水土与生态。

  探险必须要保持敏感,勤于研究深层次问题,敏于捕捉有益创作的话题,探寻规律,及时发声,使文艺评论贴近大众、贴近欣赏、贴近生活。积极吸收大众对文艺生活的意见,发挥鲜活、短小、有力的文艺评论在现代传媒上的作用,使之更加深入人心。要把大众评价文艺的声音,百姓对文艺的意见带进文坛,让网上文艺评论有效引导大众文化消费、文艺鉴赏。

  张扬文艺评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从抵制和杜绝八股文做起,构建富于时代特点、具有鲜明中国色彩的批评话语体系,在世界文艺讲坛上发出富于民族气派的声音。当前文艺批评不缺乏国外思想资源的营养,我们学习和使用洋概念、洋理论、洋术语、洋规范,但不能任其限制、规范批评的视野和思维。中国古人从“兴、观、群、怨”,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些理论批评实践中积累的丰厚资源,有助于克服文艺批评话语单调、表达枯涩的弊端。

  评论者的知识素养、思维方式、视野才情在当前遇到了最大的考验。拥有什么样的姿态、胸怀,在“识”“胆”“趣”方面要具备什么样的修养,以及生活阅历、人生历练、思想意识、职业操守方面有哪些追求,都时时考验着批评者,优秀的批评家在意识与观念上,均需力争超过创作者,这对其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人生经验同样有多方面要求。目前我们的批评工作者大多过着书斋生活,生活方式单一,工作方式单调,由书斋、图书馆到讲台、编辑部,评论家生活和工作圈子基本上是具有共同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所知甚少。提倡评论家深入生活、接近民众、融入社会,了解经济生活变迁,了解社会思潮脉动,摆脱优越感,积极参与社会问题讨论,让文艺批评与社会变革、文化发展、民生疾苦等问题的探讨结合起来,不断接受头脑风暴,创新评论话语和批评境界。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