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志在远方,何惧风雨兼程
——中国电影的回眸与展望
任艺萍
//www.workercn.cn2015-12-17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产业改革13年,中国电影在艰难中奋起,从低谷边缘走到世界中心,成功改写了世界电影的版图。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双重作用下,电影的语言、电影的观念、电影的受众、电影的环境甚至电影的边界,正在不断被打破、被刷新、被重构。我们需要更新甚至重塑对电影的认识。

  “400亿”是一个高点,更是一个起点,它点燃了新的梦想。比“400亿”更值得欣慰的,是比黄金更贵重的信心,是电影行业拔节生长、昂然向上的姿态。

  截至12月3日,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大关。新纪录的惊喜还未远去,电影《师父》《寻龙诀》《老炮儿》领衔的强劲贺岁档便接踵而至。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最终将定格何处,成了新的猜想。与打破纪录相比,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疲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这一年,中国电影市场以预计45%的增长率,划出了一条振奋人心的上升曲线。

  中国电影产业何以逆势上扬?自2002年启动院线制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路调整自我、融入世界。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电影全年票房还不足10亿元人民币。那时,谁也无法想象,产业改革会引领中国电影市场一路狂奔——2010年底全年票房突破100亿,2013年底突破200亿,2015年9月5日突破300亿,随后只用不到一百天便实现了400亿的飞跃。13年时间,中国电影在艰难中奋起,从低谷边缘走到世界中心,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和世界电影生产大国,成功改写了世界电影的版图。中国电影的速度,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故事”的华彩篇章。

  或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有些事情不该被遗忘。110年前,北平前门外丰泰照相馆里,一个叫做任景丰的沈阳人悄悄开启中国电影的大门。从那一刻始,中国电影便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描摹着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气象,塑造着这片大地上的无数心灵。今天无论如何书写中国近代思想史、当代文化史和中国人的心灵史,都不可能抹去电影的光芒。人们也许淡忘了,36年前,面对当时电影界的一片萧索,导演张暖忻等在《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中大声疾呼:“我们应该不应该向世界电影艺术学习、吸收一些有益的东西?”“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新世纪之初,中国电影还曾经那么脆弱,生产凋敝、市场寥落,电影企业经营困难,电影界几乎没有“产业”的观念。加入世贸组织、即将与好莱坞大片短兵相接的消息一出,忧心如焚的电影工作者不约而同地喊道:“狼来了!”

  “狼”的确来了,但中国电影没有退败。面对席卷全球电影市场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与狼共舞”了13载,牢牢矗立在自己的土地上。尽管数字不能代表一切,但对如此历史语境下成长的中国电影而言,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不简单。它是一颗又一颗炽热中国心的倾情选择,它见证了中国电影作品、电影人才、电影观念的“蝶变”与“重生”,它标注着中国电影昂首走进了新的时代。

  眺望前路,希望与挑战同行,机遇与难题共存。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双重作用下,电影的语言、电影的观念、电影的受众、电影的环境甚至电影的边界,正在不断被打破、被刷新、被重构。我们需要更新甚至重塑对电影的认识。

  今日之电影,是现代社会的社交方式,是自我表达与文化同构的话语媒介,是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公共平台,是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更是经济全球化下硝烟四起的文化战场。假如写作《主流》的法国记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知道,中国电影市场从13年前只占到北美电影市场的1%增长到现在的70%,那么,他一定不会为好莱坞制片公司将时钟的指针调向“中国时间”而感到惊讶。瞄准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大方地植入中国元素、中国面孔,蓬勃的中国电影市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好莱坞面孔、欧洲面孔和亚洲面孔。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交流与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

  今日之电影,以视听艺术和高科技为媒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电影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视觉思维和听觉类型,定位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甚至整合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电影产业不仅是文化创造与消费,也是文化建设、民心工程;电影的市场份额,表面看是经济指标,实质上是争夺文化主权与文化尊严的前沿阵地。中国电影所面对的,不啻是一场母语与英语的较量,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工业文明与民族文化的较量,更是一场抢占未来和机遇的较量。

  中国电影如何把握“十三五”的历史机遇,如何破解这场变局?

  内容,始终是决定电影生命力的根本。无论120年前,在法国一家咖啡馆放映《火车进站》的卢米埃尔兄弟,还是110年前,用胶片复制京剧《定军山》的任景丰,他们不会想到,电影会有今天这般多彩的模样。电影120年的历程告诉我们,不论电影语言、传播介质如何变幻,电影的本质不会变,电影始终是人们观察世界、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的方式,始终汇聚着当代人最热切的目光和心跳。未来五年,电影技术的更新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的生产力,甚至开拓新的“蓝海”,但是再先进的技术、再精准的计算,都不可能准确阐释人生的诗意和心灵的默契。只有技术与内容相辅相成,方能推动中国电影抵达文化的高地。

  观众,永远是中国电影不能背弃的生命线。从面对自我到面对观众,是“产业”留给中国电影的一条经验。从当年的《泰囧》到今年的《大圣归来》证明了,只有真心诚意地面对电影、面对观众,真正地理解观众、尊重观众,才不会被观众遗忘与辜负。这条“黄金法则”曾帮助中国电影在过去几年连连挫败好莱坞大片,让中国观众树立对国产电影的信心。相反,当前电影产业的一些弊病或者问题,多少源于对观众对市场的理解过于偏狭。那些始终把观众摆在心中的电影人,会自觉地遏制急功近利的利益冲动,面向更广大观众的观影诉求,更新创作方法和电影创意,追求电影工业水准的提升。

  多样化,仍然是中国电影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截至12月4日,全国银幕总数接近3.1万块,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电影产业的人口红利还将进一步释放。目前城市影院票房观影人次为11.7亿,按人口总量平均下来,还有大量沉寂中的观影人群、观影需求有待激活,更加理性多元的观影文化有待养成。目前,中国电影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巩固发展速度与数量,转移到了如何提高品质、实现优化升级。未来5年,中国电影应着力建构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道路,通过开拓影片类型、人才队伍、院线类型、观影人群,以及影院之外的营利空间,进一步平衡中国电影的生产格局,构建健康多样的电影生态。

  政策治理,需要持续为中国电影保驾护航。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电影政策的助力。仅仅最近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七部委联合出台八项产业优惠政策、即将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都为电影的发展吹来了春风。而未来日益壮大的产业规模、日益多元的利益主体、日益复杂的市场状况,势必会提出新的挑战,如何“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秩序,将成为管理部门必须解答的课题。

  回首往昔,110岁的中国电影书写过辉煌与骄傲,也有过徘徊与低迷;年轻的中国电影产业曾泥沙俱下、躁动迷茫,但最终大浪淘沙、回归理性。昨天已然成为历史。对中国电影而言,“400亿”是一个高点,更是一个起点,它点燃了新的梦想,让我们憧憬远山之巅,不惧风雨兼程。而比“400亿”更值得欣慰的,是比黄金更贵重的信心,是电影行业拔节生长、昂然向上的姿态。

  鲁迅先生曾对青年鼓励说: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今天,这同样适用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国电影——

  挺直你的脊梁,前行吧,路在前方!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