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人们迟早会看厌历史文化资源之争
杨三喜
//www.workercn.cn2016-07-20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争抢人名、地名,有多少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保护与传承,又有多少是为了经济利益呢?

  媒体报道贵州省、湖南省多地打响了争夺“夜郎”文化开发之战,贵州的赫章县、桐梓县、石阡县,以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等均参与。这场古夜郎文化争夺战为人名、地名归属之争增添了新的案例。

  不管是贵州的赫章、桐梓还是湖南的新晃都提出自己才是夜郎都邑所在地的各种证据。遵义桐梓认为桐梓是夜郎古国的中心,辖下桐梓县夜郎镇是全国至今唯一仍以夜郎命名的行政区域,曾经是唐、宋夜郎县城,是唐代诗人李白流放地。而新晃强调早在秦汉时期它就是夜郎古国治地,作为中国稻作、鼓楼、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新晃延续了“竹崇拜”“牛图腾”以及斗牛、斗狗等夜郎文化。赫章则有大量的夜郎古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出土,这是其最有竞争优势的证据。

  古夜郎国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王国,其统治地区一度东至湖南西部,西至云南东部,南至广西西北部,北抵长江。但在西汉时期,古夜郎国的领地缩小,仅统治今贵州地区。因为历史久远,古夜郎的统治范围又不断变化,真要论证究竟哪里才是古夜郎的都邑,何处是古夜郎文化的中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许根本无法得到一个公认的答案。

  贵州、湖南多地争夺夜郎古都邑的现象其实再寻常不过,这种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已经盛行很多年了。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见诸报端的名人故里之争就超过百起。举凡一个名人故里,不管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传奇小说中,都会出现相关地方争抢的局面。去年电视剧《琅琊榜》火了之后,竟然还有几个地方为“琅琊阁”大打出手。哪怕是西门庆故里,也有地方争得头破血流。

  大多数人熟知夜郎,归功于“夜郎自大”的故事。但是对于争夺夜郎古都邑的地方政府来说,这个成语是褒是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有名,而且它的知名度能够带来资源。争抢人名、地名,有多少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保护与传承,又有多少是为了经济利益?如果是为了前者,那西门庆故里之争,所要保护和传承的又是什么?

  2010年,湖南新晃县就在长沙召开了夜郎古国策划评审会,并对外宣布将斥资50亿元重建古夜郎国。赫章县也早就制定了在古夜郎文化出土处建设考古遗址的整体规划。这些规划和远景的前提,都在于它们能够得到关注,吸引游客,引来更多的投资。

  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争夺人名、地名归属等历史文化资源无可厚非。但是,从这类无休无止争夺战中,我们看到的是地方政府引进投资、发展经济手段的匮乏和单一,所以才不得不过度倚重这类历史文化资源。

  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争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带动经济的发展,并给民众带来实惠,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如果没有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只不过是想投大众之所好,满足一部分民众对历史文化浮在表面的喜好,那么随着名人故里、历史遗迹充斥神州大地,民众看热闹的心态也会慢慢消失殆尽,这些所谓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变得一文不值。就算成功夺了过来,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