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时代推动戏剧吐故纳新
曹华飞
//www.workercn.cn2016-07-25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1956年9月2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首都剧场首演《日出》,首都剧场从此成为北京人艺的专属剧场。为纪念一甲子的不凡历程,北京人艺将开展一系列纪念演出及活动,其中的重头戏是由10部作品组成的首都剧场六十周年纪念演出,将从7月8日持续至10月29日。

  作为代表国内最高演出水平的剧场之一,首都剧场见证并承载着中国当代戏剧的历史,默默吐纳着春秋,迎来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也一直探索着更好的未来。2012年,为了纪念一个虚拟的、戏剧中的“六十周年”,北京人艺创作并在首都剧场上演了话剧《甲子园》,成为北京人艺新的保留剧目之一。剧中那个已经存在了整整一甲子,照顾和抚慰过无数老人的敬老院,不得不面对城市扩张发展对征地的需求和重利的商人对房地产开发的需求。现实中的首都剧场也许不会遇上类似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怕在北京这样的文化中心,戏剧这门艺术也几度陷入困境。

  分析戏剧艺术面对的困境,有一部分原因和《甲子园》描述的相似。2015年年底,一个消息在戏剧界和观众中传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胡同的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即将拆迁易主,改建成一个快捷酒店。尽管中戏随后宣布,在昌平的新校区已经建有设备更先进的多个小剧场,但似乎并不能抚慰习惯了在东城区看戏剧的观众们。东城区作为文艺演出重镇的地位正在被消解,随着旅游和房地产开发的不断加码,东城区寸土寸金,戏剧这个多少显得清贫的演出门类,已经支撑不起了。

  除了外部因素,戏剧艺术自身也经历着裂变。尽管首都剧场很早就将大剧场和小剧院分开运营,前者主攻经典、主流、巨制,后者主攻先锋、实验、小成本,但是运营数十年以后,大剧场一头越来越重,小剧场一头则越来越“飘”。

  2014年,首都剧场再度上演经典保留剧目《雷雨》,在本该沉郁顿挫的情节处,场内观众却发出“不合时宜”的笑场声,引发了长时间的讨论。无论是首都剧场还是北京人艺,在变化的社会和多元的观众面前,偶尔也会显得力不从心。

  这几年,首都剧场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来自国内各省区市的优秀剧目在这里百花齐放,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剧目也在首都剧场上演,向国内观众源源不断地提供全球化的艺术盛宴。经由“林兆华戏剧邀请展”,首都剧场又火了一把,并不断拓宽格局,从“京味儿戏剧”“自家戏”向世界高水平戏剧演出场所发展。这似乎预示着,熬过了几年的低谷期,国内戏剧事业以另一种可见的状态逐渐“回春”。

  2016年年初,陈佩斯创办的北京喜剧院开张,首演《戏台》大获成功。7月,邓超和俞白眉创办的“超剧场”开张,明星、粉丝和戏剧学院学生、观众齐聚一堂。如果要归纳描述这种状态,大概是戏剧事业正在较为精准地走“分众”路线,这是市场发展的必需,也是戏剧事业进步的必然。在这方面,首都剧场又一次走在了前列。

  六十年来,“中国话剧”为了承载时代宏旨,为了成为一门独立于西方戏剧的艺术,曾经被各种思想观念、各种利益主体左右。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不愿意承认审美是多元的、分众的,总想着通过一部不世出的巨著,将上至耄耋、下至豆蔻的观众全都征服。但现实是,时代推动戏剧吐故纳新,戏剧呈现的方式越来越多元,这在北京人艺和首都剧场身上不断得到验证。在首都剧场迎来北京人艺首演六十周年之际,它以自身发展、改变的成功,率先向社会展示了戏剧艺术当代化的可能性。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