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书画合璧 诗意栖居
薛永年
//www.workercn.cn2016-12-2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雨成秋境,无边美更新。真情兼至善,精彩胜三春。

  中国汉字书法,不是语言艺术,却有着诗一样的表现力。对此孙过庭指出:“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传统的中国画,以书为骨,以诗为魂,以哲为理。诗书画三绝,唐代即为世所称,诗书画结合,宋元明清以来更为文人画家所尚。

  古云:“书为心画,画为心印”,“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诗书画的结合与互补,已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风景,成为一脉相承的艺术传统。这一传统具有两大特色,一是三者都以意境为追求,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二是三者虽艺术语言不同,但无不取本于民族艺术思维,迁想妙得,相互促进,利于深造求通。

  传统型的书画家,不少都是通才,筑基文史哲,博通诗书画,虽创新程度不一,但均能在欧风美雨中传承文脉,在物质文明对性灵的桎梏下,实现诗意的栖居。后来分工日细,知识爆炸,新一代的书画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反不如对西方艺术的接受,书画作品的创作,也更多注重在展馆中的视觉张力,甚至与诗意、文心渐行渐远。

  李一诗文书画兼长,作为媒体人,面对当代艺坛的不足,深感弘扬传统精神的必要,近年经常推出诗书作品,“我书写我诗”,“我诗写我心”。他的年轻同事阴澍雨,是写意花鸟画的翘楚,致力于灵性与摄情,对于诗书画结合的传统及其现代转化,也颇有思考,于是二人决定以诗书画结合的形式,各展所长,推出别具一格的合作展。

  展出的作品,有的以画为主,配以书法题诗,有的以书诗为主,配以诗意画,有的是自书诗与花鸟画合璧,有的是自书金石题跋,有的自书论书绝句并跋。各种作品不仅体达了秋意秋境的成熟丰硕,展现了生命精神的自由与超越,而且在诗书画的互补互动互渗互融中,利用视听的通感,唤起对生活的整体体验,把观者带到充满真善美的艺术境界之中,给人以高雅的享受。

  展览虽然在美术馆举行,高堂广厦,但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不以视觉冲击为单一追求,尽可能地发挥书画走进家居的功效。诗书画的结合,或者沿袭传统,中堂画配以书法联,挂轴画题以诗堂,宫扇一面书诗,一面作画,或者把前人卷轴册的形式加以改造,变化开拓,古为今用,屏条则书画相间,绘册的对题,改为书画合璧,手卷也打破以诗书配画的惯例,以画配诗文,从而别开生面。

  自古以来,中国的艺术就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提倡所谓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生活,写意画发展以来,更拉近了诗书画与心灵的关系,拉近了诗书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借以实现欣赏者的诗意栖居。我相信,“一雨成秋书画展”不是号召书画家先成为诗人,或者画家先成为书法家,关键是自觉传承民族文脉,发扬诗书画的写意精神,使艺术远离金钱的役使,成为作者与观者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