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增强文化软实力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www.workercn.cn2014-03-20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李竞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阐释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为全社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驱动力量,是引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文化建设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而从哲学角度来看,价值观引领着文化发展方向,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志性特征渗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在物质和经济实现了大踏步向前的同时,各种社会事件所凸显出的道德伦理淡化、精神信仰缺位、人情世态冷漠也让每一个社会个体对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产生了焦虑。现实秩序的混乱要求当下必须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让人民群众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让群众真正从思想认识上接受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思路,充分显示了党的高度文化自觉性。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补足,这些情况表现为: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力,文化力量仍显薄弱;作为提升全民整体素质重要抓手的文化建设不容懈怠;文化系统管理中出现的归口混乱、缝隙政府行为等亟待整改;文化产业束缚力过强,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建立;文化资源、文化人才、文化基础设施在东中西部分布不均,城乡差异过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财政投入占政府各级财政支出比重小;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力不成正比等等。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要求: 首先,应该保持高度的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我国的文化建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进入“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从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层面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时仍缺乏具体的贯彻实行方案和指导鼓励性措施,顶层设计的整体规划布局是否科学规范、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切实可行,功能目标是否能够转换为认真严谨的法律法规、技术支撑、绩效评估将直接关系到文化建设的实施效率,关系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坚持文化体制改革不松懈。文化体制改革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面对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社会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困难,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与时俱进,打破迂腐陈旧的制度壁垒,抛弃因循沿袭的观念主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制度调整,勇于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和深水区,打开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证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投入公平公正,始终保证让人民在改革中受益。

  第三,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真正服务于人民、贴近于人民,让人民能够成为其共创者和主人翁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除了财政投入比重小,东中西部以及城乡文化资源、文化基础建设差异大,服务网络不健全之外,更重要在于整体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有效性,还有思维方式守旧、长官意志为大所导致的公共资源浪费、文化形象工程和公权力寻租是阻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消极因素。

  第四,加快政府和广大公职人员从权力意识形态到公共意识形态的转变。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的文化部门更应该实行严厉的奖惩和考评制度,文化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建立服务自觉性,提高服务主动性,以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文化实惠作为工作基本目标,以人民群众文化参与度和满意度为工作衡量标准,全心全意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

  第五,重视宣传工作和国际交流。要让群众真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深入基层,聆听群众心声,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人民群众创造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激活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热情。另外,我们已经清楚认识到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与中国高速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状况,也同样意识到文化繁荣是国家综合实力强大的重要构成因素。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与文明的碰撞冲突,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引领内容,加强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将中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传播出去,建立健康向上的国家形象。

  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华民族摆脱了近代以来中国主权遭受践踏、民族尊严被肆意凌辱的困境,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让中国赢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让人民群众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幸福大道。但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让社会伦理和公民道德失去了价值参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是当代中国全体人民的共同诉求。每年3月,全国各地都会广泛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善良淳朴、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最能生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雷锋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个体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范本我们应将其发扬光大,以雷锋精神作为个人日常生活工作的衡量标尺,矫正行为失范、美丑混淆的不良社会风气。同时,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把握时代机遇、汇聚全民之力,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和正确的道德指引,带领人民群众重塑民族精神家园。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