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优势 深化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究
——“全国高校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
//www.workercn.cn2014-07-22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根据中央部署,教育部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究工作,各高校积极响应,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截至2013年6月底,教育部已向各高校重点征集113篇研究文章,其中85篇已公开发表。7月18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党的群众路线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了热烈研讨和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高校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本刊今天特刊发研讨会发言摘要,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启迪。

  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人民福祉,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是群众路线在今天的新发展、新要求、新思考。

  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实践,体现了发展的趋向,推动了社会进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是统一的。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要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努力增强发展的包容性和改革的普惠性,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切实解决好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民生问题,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增进人民福祉是当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着力点、结合点和交汇点,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见成效,在解决深层次矛盾上见成效,在建立制度化长效机制上见成效。同时也要努力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成果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为贯彻群众路线,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巩固和发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郭建宁)

  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在建党初期、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针对党内对党和革命的依靠力量、对红军的性质和任务的一些模糊认识,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不断完善和成熟。针对抗战力量的问题,他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强调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是土地和种子的关系。特别是,他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出发,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就将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深刻揭示了这一工作方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政治领域,他创造性地将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有机统一起来,强调“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在社会领域,他深刻揭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践行群众路线之间的一致性,强调“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毛泽东对执政后党内滋生的脱离群众的现象,如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以及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和奢靡之风给予了痛批。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对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巨大贡献,并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艾四林)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改进工作作风 净化政治生态

  当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明确的针对性。这一活动要求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净化政治生态。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四风”问题,政治生态受到污染,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思想上丢掉了群众观点,在实践中背离了群众路线。因此,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关心群众利益、尊重群众实践、学习群众智慧。

  要切实关心群众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谋利益,造福于人民,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追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提倡艰苦奋斗,反对不务实事、骄奢淫逸、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惩贪污腐败、蜕化变质等严重背离和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更不能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当作牟取一己私利的工具。

  要自觉尊重群众的实践。群众的实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深入群众生活,沉下去做调查研究,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与群众的血肉关系。要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和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反对脱离群众实践、疏远劳动人民的高高在上的言行。

  要虚心学习群众的智慧。群众是党员干部的先生,党员干部是群众的学生。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丰富的思想智慧。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改进自己的工作。在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上注意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减少失误。自以为是,搞一言堂,独断专行,都是忽视群众的表现,是官僚主义的表现。

  只有群众观念加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密切了,才有可能逐渐消除“四风”,并从根本上改进工作作风、净化政治生态。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有一个时间表,但是坚持群众路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更好地实现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常态化,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郝立新)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