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成功还是成全?(图)
//www.workercn.cn2014-07-28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 嘉宾档案

  傅国涌,知名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

  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曾做过中学语文教师,现在专职读书写作,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教育史、企业家本土传统等。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金庸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简史》、《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等,编有《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等,主编有“回望民国教育系列”(包括《为教育燃灯》、《如何培养好公民》、《让性回归常识》)。

  ■ 珠玑妙语

  ★教育的本质是要让人成为有创造性的、有情感的个人。

  ★教育的重心不在“教”字,而在“育”字。

  ★衡量一所学校好与不好的标准,是留给学生记忆的深浅、留给学生记忆的长短。

  ★教育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生活与教育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分割的。

  ★“成人之美”就是成全每一个人和他的人格,让每一个人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如同一棵树的生长。

  ★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这样的相互成全,成全有创造性、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老师和学生。

  民国教育追求的是“成全”

  我想说,好的教育都是相通的,坏的教育各有各的坏处。民国教育毫无疑问并不是完美的教育,但它是追求完美的教育,它是一种好的教育。和世界上所有好的教育一样,它们都有相同的内涵和本质。我记得,爱因斯坦在1930年说过一番话: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这番话曾经深深地触动了我,因为它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指向的是个人,而不是指向国家。教育的本质是要让人成为有创造性的、有情感的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国教育无疑是一种好的教育。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在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把成功当作人生终极目标的时代,回顾民国教育所赋予师生的气质、使命与责任,我们可能会有特别的感想。

  成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意义,但在我们的现实环境中,成功可以说是有特定内涵的。我曾想,这个“功”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中国过去所讲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那个“功”吗?我个人认为这个“功”绝不是立功的“功”,乃是功名利禄的“功”,说穿了就是两样东西——权或钱。这个“功”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在世上的物质欲望而产生的。它和人的内心没有关系,完全是一个外在的评价标准,一个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而不是关乎人的品质、人的精神,关乎文化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国教育追求的绝对不是成功,而是“成全”。

  民国的教育乃是为了成全每一个人,不仅是为了成全每一个学生,也是为了成全每一个老师,成全每一个校长,成全所有的人,让每一个人在这种教育当中得到一种确定的、安全的、健康的价值,这个价值不是用金钱、地位、知识就能衡量的,不是完全可以量化的价值,而是无形的、不能用物质的尺度衡量的那种价值。   

  民国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成全”这个词上,它不求成功,但求成全;不问成败,只问是非;不问结果,只问耕耘。一个只问耕耘的人,自然会收获果实。

  所以,我说教育的重心不在“教”字,而在“育”字。如果不理解“育”字,永远也理解不了“教”字。“育”是什么?如果我们用“育”字组词,可以组出一系列的词:孕育、哺育、涵育、养育、培育……但是,所有的“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的“育”都是围绕着生命的。因为这个“育”就是母亲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的“育”,这个“育”就是民国教育努力追求的“成全”。“成全”就含有包容的、涵育的、孕育的意思。

  民国时期的校歌校训

  我曾编过两本书——《过去的中学》和《过去的小学》,里面有大量的民国的老师和学生对那个时代教育的记忆。从他们的笔下,我们可以大致上看见民国的教育生态是怎样的。

  我想从民国的校歌开始走进民国教育。汪曾祺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徙》,他在开头这样写:“很多歌消失了。许多歌的词、曲的作者没有人知道。有些歌只有极少数的人唱,别人都不知道。比如一些学校的校歌。”一所学校的校歌,往往只有它的学生才会去唱,才会记住,而且会记一辈子。汪曾祺永远记住了江苏高邮县立第五小学的校歌。这首歌是他小学五年级的国文老师写的,今天看来这首歌还是很美好。我们在这首歌里可以找到很多汪曾祺曾经在少年时代遇到的最美丽的东西,所以这首歌他可以记一辈子——

  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这样的校歌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不同的小学、中学都有。

  “是人都当上学,上学就是学做人。小朋友啊,你看这校宇空敞,园景美丽,唱歌跳舞何等有趣。我先生,我同学,努力,努力,愿我河南省立四小,人人快乐,永享荣誉。”

  河南开封省立第四小学的校歌看上去很简单。汪曾祺那个学校的校歌还是半文言的,它们基本上全白话了:“是人都当上学,上学就是学做人”,多简单。但是,这首校歌让曾经在这所学校上过学的人永远都记住了。校歌里面有他们少年的生命沉淀,有他们的快乐记忆。

  透过这些校歌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留给学生最深的记忆不是知识,尽管知识是重要的,但却永远不是第一位的。衡量一所学校好与不好的标准,是留给学生记忆的深浅、留给学生记忆的长短。

  温州中学的校歌,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朱自清在五四时代曾经是温州中学一名普通的国文老师,他在那里写下了温州中学至今仍在使用的这首校歌。他把温州最美好的那些景观,雁荡山、瓯江潮,都写进去了。更重要的是,他把“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的教育理念都融进了校歌里面——

  雁山云影,瓯海潮踪,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怀籀亭边勤讲诵,中山精舍坐春风。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

  南开中学的校歌是从“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开始的,最后才讲“巍巍我南开精神”。没有看到眼中自然山水的美丽,那种健康的精神也没有了来源。上帝创造的山水才是陶冶情操、建立精神世界的起点——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吴淞江呀,你这样美丽光明。洋泾两岸的田呀,你这样的自然和美丽。我们在这里考察、思虑,共作游戏,很感谢你们的美意。我们是人类里的一群,人类之花快开了!我们应当快活奋励。我们愿世界:更活动,更光明;更自然,更美丽!我们应当快活奋励!”

  这是叶圣陶1917年从教的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的校歌,已经都是白话文了。从吴淞江“洋泾两岸的田”,一直讲到我们要“更自然,更美丽”。教育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生活与教育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分割的。我们今天更多的是知识,更多的是游离于生活以外的东西,而不是合二为一的。这可能是我们和民国教育很不同的地方。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