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5-01-2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意见》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先发展、优质发展、优势发展,推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内涵建设,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指针。2004年以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方面成果卓著。一批马工程重点教材相继问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国家哲学社会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了巨大的引领推动作用。

  《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这是立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要根据新的时代需要,重新审视学科定位,规划学科方向,明确研究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学科梯队,着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力和学术原创能力,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历史和现实反复启示我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决不是一般的学术问题,而是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高度的理论自觉自信不断开拓新思路、书写新篇章,为推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