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如何让大学里的你心里不再长草
王禹瀚
//www.workercn.cn2015-07-16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大学校园生活虽然已经离我远去,但是课堂上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的确并不是每个老师的讲解都那么精彩动人,学生也偶有旷课,但那会儿还从没听说有“替课族”甚至形成产业链。然而据最近媒体的报道,你要想“翘课”,只需通过QQ群等社交软件发布个信息,告诉对方时间、地点、性别,并支付一笔费用,就有人替你去上你不想上的课了。“替课族”,这个在高校悄然盛行的群体,需求旺盛,以至于购买包月、包年服务的人都不在少数,已经形成一套完整产业链。

  “替课族”,名字听着挺时尚,可细想想有些心酸。多少莘莘学子,为了跨进大学校门,寒窗苦读十余载,举家供读,为的是什么?为了在大学里能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学到本领学到知识,将来能出人头地,鲤鱼跃龙门。可现实又是什么?到了大学以后,发现个别课堂了然无趣,老师不是教书而是“念书”,仿佛底下坐着的不是活生生的学生,而是石化了的雕像。这种充满障碍的课堂,怎么获得心灵的澄明愉悦?

  十八岁,每个小脑袋瓜儿都站在十字路口探头张望,每个选择都意味着不同的人生可能,太多迷惘、虚空、莫名其妙……来到大学这座象牙塔,小小的心灵左冲右突,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理想、爱情、现实、欲望、虚荣、尊严、成功想象,交错构成具体的成长障壁。教师没有诚心与他们交朋友,辅导员也只是形同虚设,那他们自然在肚子饿的时候,将解除饥饿视为最高真理。老师查考勤,那就找人来替上课,期末考担心不及格,那就打通贿赂院系老师的“最后一公里”。凡此种种不良现象在学生中间扎根,必然为将来诚信社会体系的建立埋下隐患,也为他们的人生旅途划上不光彩的一笔。

  我们抵制“替课族”,根子上还是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怎么叫和谐?很简单,老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入神,即使课堂里没座位,学生们都愿意带着膜拜的眼神站着听完一堂课。老师看学生多,越说越有激情,学生佩服老师的才华,口碑效应让老师的课座无虚席,这就是和谐。反之,如果教师一味追求知识的灌输,无异于徒劳。现在互联网这么便捷,随着哈佛等名牌大学的公开课挂在网上共享,学生已经完全可以免费获得许多专业知识,那他们就会问,为什么我们还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金钱来课堂听这些根本用处不大的课?这决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的事。人是复杂的、社会性的动物,无论多么依赖机器的人也渴望在抬起头的时候面对一张真实的、有表情的脸孔。任何时候,与知己交流、从长者处得到切身的教诲都是一种愉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总希望碰到各方面都能够胜任的好老师,从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处得到受益终身的熏陶。

  钱穆的讲座、朱光潜的诗歌鉴赏、战乱时期武大校长的训词……大师们的教诲,是多么令人神往和羡慕。可现在的高校,太多的职称考评压力,致使老师重科研,轻教学,上完课就走,一个学期下来,认不得几个学生,加之部分高校不太重视教学,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大学生要么是宽进宽出,要么是严进宽出等等,无形中为“替课族”的滋生提供了生存土壤。

  想当年哲学家劳思光病逝时,香港电视台报道其在香港中文大学“教学”数十载,做的事情主要是讲学,一个人,轻身妙手,走进课室,把心中所思所想所领所悟讲出来,启蒙学生,启迪智慧,而不仅仅是“以课程大纲为本”地略尽“教”学之责。大学不把劳先生当机器,劳先生也不把大学生当机器,校园里,仍然有着“人味”。这种教育之幸,是否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