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追求公平与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李奕
//www.workercn.cn2016-03-22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学生是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最终体验者。教育改革要取得成效,要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就要使各项改革举措既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习惯,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这其中,高水平实现教育公平是前提,确保改革的质量和育人的质量是关键。

  中考、高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要成为服务于孩子12年成长的平台,甚至是“助推器”

  在北京的中高考命题中,不仅突出对思维过程的考察,还突出题目的选择性和答案的开放性,其目的就是在于不把考试仅仅当成是区分学生层次的选拔工具,更在意学生在试卷中如何展现9~12年素质教育的成果。

  看一看2015年北京语文高考的作文题。微作文题目有三个,要求学生只要选择回答一个即可:第一是从读过几部名著当中选择读过的一个,用简短的文字表述出来介绍。第二是针对乱涂乱画、违禁吸烟来写一篇劝解短信。第三是以圆为例,写一首小诗。在这样的考题当中,如果你真的读了很多书,可以做;如果是高手,也允许学生写诗歌。

  在这样的高考题当中,不同类型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展示的空间,真的让高考(决定他12年基础教育知识、能力、方法积累运用的两个半小时)变成他可选择、可发展的考试方式。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孩子,在三个题目当中都有不同的表现,都有满分作文。

  中考、高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除了要有难度、区分度,为高一级学校分层录取提供支持,更要成为服务于孩子12年成长的平台,甚至是“助推器”。因此,在命题上要打破僵化的公平一致、题目和答案不能够选择的限定。

  题目可选择会带来不同题目间的等值问题,答案的开放性会带来阅卷标准统一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放到对学生个性成长的尊重和开放性思维素养的培养倡导上来,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增加投入克服的。这两年北京的探索就证明了这一点。一旦这一点实现突破,考试的杠杆作用就会影响到整个基础教育全学段,一些思维方法、基本认知能力和价值观的塑造,就不是靠毕业年级十个月的复习去提升的,是从初一、高一,甚至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保护和培养的。如培养孩子独立思维和清晰、连续表达的能力,善于倾听的能力,归纳总结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等。我们需要着眼于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让他健康成长,保护和发展他生命中最宝贵的品质和爱好,一路成长,进入到高一级学校,最终进入到社会,成为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才。

  在这一轮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就是我们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改革的最终质量所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对人的发展上,不限制、禁锢学生的思维,在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上引导和保护、助力于其个性成长,在当前显得格外重要,孩子们缺乏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够迎刃而解。北京考试与评价改革的进一步着力点,还在于瞄准国务院颁布的新高考方案,重心下移,促进科目可选择、赋分多样性上,进一步渗透到课程设置的适切性、培养过程和资源推送的精准性、可选择性。突破原有的管理习惯,把我们习惯控制的一些东西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根据需要,给予支持。

  学校的真正价值和成果质量,是体现在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支持和促其增值上,而不是对学科成绩的加工和增值

  传统的教学是分主科、副科的,主科是考试科目,每个老师要善于把主科的学科内容在学生身上加工到一定的层次,才能够在各级各类考试评价中立于不败之地。新的考试方案中,不再规定考试科目,而是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对老师实际上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作战主攻”方向不是唯一的了。

  作为学校,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公平的发展机会。能不能在这个框架下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体现一定程度的可选择和可发挥;老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想办法发现他的优势,把他的个性爱好和优势学科凸显出来……新高考方案,实际上就是需要这样的课程改革进行匹配。仅仅从高中做起远远不够,靠高中的导师辅导根本来不及,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和素养积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做起的,甚至从一年级开始的——这9年要致力于保护他的个性爱好和特长,义务教育阶段是重中之重,这个阶段学生的培养质量高,高中的改革和质量就水到渠成。包括类似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在基础教育阶段,其实更加在意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探究欲望、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技能型的创新或许并非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

  学校的真正价值和成果质量,是体现在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支持和促其增值上,而不是对学科成绩的加工和增值。将来老百姓的选择,是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看他能不能得到幸福和尊重,个性爱好和优势学科能不能被发现和支持,支持到他能够依赖这个爱好和特长,走好一生的路。

  从高考开始,把学科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中考是不是应该释放更大的潜力?义务教育强调均衡与公平,高水平实现教育公平,最终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与成长,而不是追求把孩子教成一模一样。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加强调均衡和公平,其本质的落脚点是更加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成长的权利与尊严,确保其成长的质量,实现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的育人质量。

  面向学生成长需求的广义教育资源与服务供给,信息化、移动互联成为必然的选择

  政府是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导者,但并不代表学生所获得的资源和服务都来自于单一的学校。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爆炸的社会背景,都呼唤着包括政府、学校、老师乃至家长要善于驾驭和治理广义的教育资源,包括对学生多样性的教育服务。

  比如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等,仅仅靠学校的“一亩三分地”和图书馆、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靠政府不断提高办学标准,补充学校配备也是来不及的,必须形成新的育人资源观和环境观——打破学校环境边界的界限,打破教科书、规定实验等的界限,甚至打破教师、人力资源的界限,让学生走到学校和教材之外去,见更多的人和事,才能够真正落实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践行。我们需要在新时期建立一个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需要有多元的教育供给,需要精准的教育供给,信息化手段是必然选择。

  新的考试方案带来新的变化:科目可以选择,赋分可选择,考题可以选择,资源可以选择……考试制度的变化倒逼老师课程教学的方式变革。基于学生个性成长所需要的诊断和备课、教学资源的拓展,老师需要依靠移动互联、搜索引擎技术。边界的突破呼唤着教育资源供给的精准性,包括服务方式要有新方式,老师不得不去考虑是不是要用“互联网+”,是不是要用移动终端。同时,老师还要考虑怎么了解,怎么支持学生个性学习方式等等,没有这些方式和策略的调整,我们支持孩子的个性成长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供给方式可以从传统学校的学位供给、课堂教学的供给等扩展到在线供给。在线的资源和教师服务能不能让孩子享受一种新空间中的尊重?除了在学校老师面对面地教授语文、数学、地理、历史以外,在学生最喜欢、最爱好的科目上有一位在线的老师远程提供支持与诊断,实现精准教育服务计划,能够用另一种方式真正给学生以资源和服务的支持。另外,在线的课程服务需要由学生自选,而不再是学校或家长指定。

  供给内容是对学生行为、认知和相应测量大数据分析之后的精准课程资源供给。经过大数据分析之后,特别是在线诊断分析之后,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出判定。一直以来倡导的个性化作业、一对一辅导,在当前将与考试科目的选择、题目的选择和答案的开放衔接起来,构成方向一致的供给链条。这些数据的分析,没有移动互联是不行的。

  教师在线的支持服务,不是简单的“名师”服务,要对老师的能力结构做细致划分,萃取出每一个老师的教育服务优质属性,资源属性划分的越细,在线的服务越精准,学生的可选择性越丰富。

  学生在线自我诊断,就像生活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的建设。学校内部、社会上的第三方机构等都可以为孩子提供这种诊断服务,也可以是多元的、可选择的,目的也是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供给。

  供给节奏,长短课时和大小课时,学段内教学进度的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的部署,包括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双师辅导周期等等,教育要做真的调整,把孩子放到被重视和尊重的核心时,供给的内容、方式和节奏就需要实实在在地进行规划——要打破原来统一僵化的进度、统考的安排,给予学校、老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这也是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核心要素。

  消费观引导下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建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的统一战线。以创新促绿色发展,统筹协调课程设置、考试评价,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进一步开放拓展教师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促进共享和共同践行,最终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让“互联网+教育”真正惠及每一个孩子,实际上就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服务的流通与共享,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中促成孩子成长的“命运共同体”,其本质上与学区、联盟和集团化等现实办学组织形式的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作者系北京市教委副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