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不辜负伟大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召唤与期待
徐圻
//www.workercn.cn2016-06-16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地位、价值、功能,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等重大问题,做了既全面又系统、既深刻严谨又娓娓道来、既高屋建瓴又富于操作的论述。党的最高领导人以如此的深度、广度、力度来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大计,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是一次最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对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

  一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无止境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人类最初要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征服、改造,于是产生和发展起了以揭示自然界因果规律为特征的自然科学。但是,认识、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分工、协作中进行,于是人们建立起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对这些社会关系进行了解与探究,旨在把握人们的思想、行为、感情、趣味、心理,为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各种智力、文化的氛围与条件,为社会进步提供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管理、审美等依据,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

  纵观中外历史,千百年来曾涌现过数不胜数的思想家和智者,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需要指出的是:与伟大的科学家相比,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发挥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是在强有力的思想文化力量的引导下发生的。老子的奇想,孔子的论道,屈原的激愤,司马迁的疾书,董仲舒的谏言,韩愈的关切,朱熹的沉思,王阳明的感悟,顾炎武的疾呼,龚自珍的慨叹等等,所有这些,都已成为时代的标志留在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记忆中。至于说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那更是与大思想家的思考与活动直接关联的。没有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就不会有康有为的忧国忧民;没有严复、张元济对西学的引介,就不会有戊戌维新和新文化运动;没有陈独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毛泽东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洞察,中国共产党就不会走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之路;没有邓小平对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首肯,就不会有后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等等。反过来讲,历史上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行动路线偏了或错了,经济社会及其他事业的发展也就必定滞后、受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晚清的封闭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万马齐喑,以及“文革”的动乱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濒临崩溃。

  从世界历史来看也是如此。14世纪以来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宣告了神学蒙昧主义统治的瓦解和科学时代的来临,于是欧洲进入了一个恩格斯所说的“需要巨人而又产生了巨人”的新时代。这些思想巨人,从但丁到薄伽丘,从达·芬奇到米开朗琪罗,从哥白尼到布鲁诺,从培根到洛克,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从伽利略到牛顿,从康德到黑格尔,从爱因斯坦到霍金,他们有的对自然科学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更多的是对哲学社会科学贡献了不朽的经典。

  历史一再表明:凡是社会的重大转型时期,往往是哲学社会科学成就辉煌、思想文化大师、大家灿若群星之际。正是这些大师、大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的信念、价值、理想、情感、美、崇高等等,点燃了智慧和爱的火焰,维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于不坠,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养料。在整个人类文化系统中,哲学社会科学处在最高端、最深层的位置,它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血脉,是支撑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讲,与其他的“自信”相比,“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道理就在这里。

  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是展现国家、民族、群体、个人“软实力”的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它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的问题,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问题,它帮助人们塑造、提升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经济发展这种“硬实力”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质量、水平亟待提升,事实上,在许多方面差距还相当大。“软实力”从根本上讲,要看国民素质。一直以来,社会上存在的善恶、是非、义利、美丑、得失以及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道德价值方面的问题、不堪与困惑,说到底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传播、教育、普及、培养没有跟上,以至于科学的理论未能入脑、高尚的精神未能入心,甚至出现了理念缺失、价值扭曲的情况。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对于过去的中国来说,物质贫穷是最严重的问题,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精神贫困则是最严峻的问题。在外国人眼里,“舌尖上的中国”、“高铁上的中国”、“旅游购物的中国”固然有很大吸引力,但如果“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没有特色、缺乏亮点、建树不大,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就不能说是真正强大、完美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包含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其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扮演了不可取代的关键角色。

  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本人有着深厚、广博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涵养,他博览群书、学识广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国防、科技生态民生。在许许多多次讲话中,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借助中外文化典籍来阐发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具体方略,展示了一个大国领袖厚重、宽广的人文情怀;他的每一篇讲话,都堪称哲学社会科学的佳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论述、畅谈哲学社会科学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总体定位到具体解读,从中外学术到现代思潮,从学科建设到话语体系,从存在问题到解决途径,总书记条分缕析、一一道来,为当前和今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规划了路径、提供了方法。总书记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为中华文化的振兴贡献力量。

  三

  自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行了将近40年。怎么来理解“中国特色”这个概念?笔者认为,不管怎么讨论,“中国特色”必定表现在精神文化领域,而哲学社会科学首当其冲。

  物质文明建设(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是在国际比较、国际竞争中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很难体现“中国特色”,因为“硬实力”的衡量标准只能是国际性的、通用式的、可以量化的,如经济总量、居民收入、各类人均拥有量、信息化程度、教育、医疗以及其他衣、食、住、行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不在物质文明领域,而在精神文化领域,那是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东西,其中就包含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繁荣程度和国际影响力。

  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它是管方向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援引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历史上“领风气之先”者,往往是那些“著作等身”并且“著作等心”、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思想巨人、理论大家,他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用他们作品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影响了大多数人,从而带动或加速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现在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节点上,各种情况错综复杂: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互动、碰撞、交锋,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面临风险和考验,公民素养参差不齐、亟待提升,等等。所有这些情况,都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伟大的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思想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社会的贡献还表现在它可以塑造一种主流性的道德氛围,使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受到积极的、正确的引导,保持在一种向上、向善的状态。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是由那些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首倡,再由官方予以首肯并推行的。比如中国汉代的“独尊儒术”,唐代某些时候的“崇佛抑道”,宋代的“儒、释、道”交融等等;在西方,则有罗马帝国对基督教从压抑到倡导的转变,文艺复兴以后新教伦理的勃兴,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弘扬等等。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目前已经抵达了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临界点”。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全社会崇德向善、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是一项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是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论断,围绕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这个目标,努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奋力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

  哲学社会科学在培养人的品位、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方面亦有重要作用。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拥有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包括了思考、阅读、聆听、观赏、吟唱等等,客观方面指精神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包括书籍、电脑、场馆、舞台、屏幕、网络以及其他各种修养和审美方式。千百年来,数不胜数的中外优秀作品感染、教育、培养、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优秀作品的人文价值还在持续。随着全面小康建设的推进,人们对各种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当前这样一个生活方式多彩、多样、多元的时代,如何使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相协调,创造跨越时空、富有魅力、具有当代价值、异彩纷呈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以此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既是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广博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深厚的人文教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一个民族,如果只有经济和科技成就,还不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可以是经济强国,但是如果它文化底蕴不足、理性思维不深、公民修养不够,就会像过眼烟云,最终留不下多少影响。中国是有着5000年不间断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在21世纪中叶之前,我们要成为经济强国已经没有悬念;但我们要成为文化强国,即为世界文明的宝库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还得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要求,抵制和摒弃在社科研究、教学、评价、宣介、出版、应用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劣习,坚持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关注现实、多思慎思、厚积薄发,用创新的思路、革新的方法、更新的手段,创造出全新的哲学社会科学业绩,为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多贡献。(作者为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