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西部高教发展要与互联网同行
方旭
//www.workercn.cn2016-08-02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构教育教学生态。但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却因教育资源的不足,高等学校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受到较大限制。利用“互联网+”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进度,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是西部高等教育面临的战略机遇和必由之路。

  在互联网时代,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知识获取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大力推进中西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落后的西部高等教育现状面前,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利用“互联网+”,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呢?

  首先,要解决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加速实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实验,建立东中西部高校之间优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中西部高校免费开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使中西部地区高校学生能够参加国内外著名大学网络课程的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等,可以提升一大批西部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其次,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性、学习灵活性和教师的辅助性。大数据背景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类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断呈现,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教育已不是传统的线性模式,而是非线性、模块化、可定制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对高校而言,这就需要利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整合不同资源,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起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再者,要推动西部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加快培养互联网领域专业人才。把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相关知识纳入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互联网知识水平。在高校或企业建立涵盖3D打印技术、智能家居技术、可穿戴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创客中心”或“创客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对西部高等教育而言,“互联网+”是最优选项和必由之路,但还需要诸多的保障措施。首先,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需安排专项资金。其次,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和意识需要与“互联网+”语境相符合,要通过网络研修等多种方式进行提升。最后,对信息化教育绩效的评估和考核应保持常态化,各高校要专门制定本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