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捷克——让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发展新引擎
【世界教育之窗】
任鹏
//www.workercn.cn2017-07-2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捷克经济发展引人瞩目,持续以4%左右的GDP增长率在欧盟国家中名列前茅。由于捷克是传统工业国,属外向型经济体,生产的产品一半以上用于出口,因此欧元区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令其受益匪浅。

    经济的迅猛增长和强大的用工需求使捷克失业率在欧盟国家中最低,全国失业率仅3.8%。在首都布拉格,失业率甚至只有1.5%。然而,在这些漂亮的数据背后也隐藏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85%的生产型企业不能招满合格的技术工人,全捷克技术工人的缺口达10万。长此以往,捷克的经济增长将缺乏持续动力。因此捷克工贸部、教育部、工业交通业协会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等政府及相关业界部门使出了各种招数,以解决技术工人“后继无人”的状况。目前,这些招数已经初见成效。据教育部门统计,2017年有多达37%的适龄青少年选择到技术专科学校学习,此比例为20年来最高,其中选择电子技术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开始引起越来越多学生的兴趣。

1.工业立国——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悠久

  捷克是目前欧盟中工业化比重最大的国家,工业占全部经济产值的47%,超过了德国的40%(2015年统计)。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捷克的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4世纪捷克就有钢铁生产的记录,1595年建造了第一座高炉。19世纪诞生的斯柯达工厂是当时所属的奥匈帝国中最大的工业企业。捷克的钢铁、军工、纺织、玻璃、制鞋、啤酒酿造等制造业也是从19世纪开始逐渐发达,成为整个奥匈帝国内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奥地利、意大利和西班牙之上,是世界第七大工业国。

  悠久的工业化传统也体现在教育方面。布拉格的伯利恒工业学校建立于1837年,距今已有180年历史,她不仅是捷克最早的工业学校,也是欧洲最早的工业学校之一。该校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对捷克早期的工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因有了强大的工业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在捷克深入人心,多数打算继续深造的初中生都会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一门技术或手艺,为未来在社会上谋得一份好工作做准备。据统计,捷克是欧盟国家中学生选择职业技术学校比例最高的国家,达到73%。然而即便如此,捷克的职业技术专业毕业生仍然无法满足企业需要。过去十几年,捷克学生的未来职业取向开始偏向经济、金融等文科,有“重文轻武”的趋势。捷克工业交通业协会主席哈那克感慨说,捷克只有一千万人口,却有22所公立大学和48所私立高校,数量太多了,社会上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大学毕业生。

2.技术工人不足——企业政府各自出招

  前些年选择学习职业技术的学生减少以及最近几年捷克经济的强劲复苏,使得捷克制造业普遍面临职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局面。企业经常抱怨无法招聘到足够的技术工人,捷克政府、协会以及研究部门普遍担心经济增长后劲乏力。业内人士预计,未来10年内将有三分之二的技术工人退休,照此趋势发展,15年后将有40万个岗位缺口。

  由于职业技术类学校毕业生的缺乏,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聘用大学生。以捷克斯柯达公司为例,因今年在新厂区增加一款SUV车型的生产线,需要新增2000名技术工人。斯柯达公司的工资水平在当地较高,每月3.6万克朗(约合1500美元),高于普通捷克人平均工资的1/3,因此吸引到很多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聘,从事装配工等技术要求不太高的工作。

  在国家层面,捷克政府2016年与乌克兰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引进5千名技术工人。然而,仅仅从国外引进工人仍非根本解决之策,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本国的学生选择技术专业,并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捷克教育部分别与工业交通业协会和中小企业协会合作,先后举办2015职业技术教育年和2016工匠年,通过实施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的活动,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学校到企业,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合作互通,在使人们扭转偏见、重新重视职业技术、进而增加技术专业学生数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3.从娃娃抓起——埋下兴趣的种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孩子对技术工作的兴趣,有的职业技术教育活动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普及,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各种手工。基础学校(九年制,相当于中国小学和初中)低年级里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在职业技术老师的指导下,每周尝试不同的工种,如车工、木工、电工、瓦工,通过实践操作,使孩子与工具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捷克中小企业协会主席哈弗里切克说,他非常赞同孩子们多参加这种劳动课,可以知道刨床、角尺和锉刀是什么样子。如果能在车间工作几个小时来亲手做一个木头刺猬,这种成就感就可能使有的学生对未来选择职业技术专业产生兴趣。但是,如果想吸引年轻人,锤子和螺丝刀是不够的,还要与更新的技术联系起来,譬如现在的工匠们已经开始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清扫作业了。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有的学校已经开始为手工实践课堂配备无人机、3D打印机甚至机器人,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技术工作的兴趣。

  捷克教育研究所的贝什卡说,在基础学校推广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是要向家长们展示,他们的孩子未来如果从事职业技术工作或者掌握一门手艺,会有很好的职业前景。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技术工人和工匠在又脏又吵的车间工作,赚的钱又不多,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大多数工作都伴随着技术和材料的革新而进步。例如汽车外形修复工,现在大都在整洁的环境中,运用高科技操作,而且收入很高。另外,这项工作还十分稳定,因为总会有订单。

4.精准对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

  如果说针对幼儿园和基础学校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兴趣,那么在基础学校高年级和职业技术学校之间建立固定联系,使学生提前对一些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就是把学生的兴趣和未来所学专业进行的精准对接,这大大提高了他们专业选择的准确度。

  捷克教育部从去年开始打造“职业技术鸟巢计划”,即由国家出资,为职业技术学校装备现代化车间。在离该校步行30分钟内的基础学校可以与其建立对口联系单位,基础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可以每月去一次车间,进行4个小时的实践工作,尝试不同工种,为下一步选择就学方向提供参考。该计划实施以来,政府已投资一亿克朗(约合400万美元)在布拉格20多所职业技术学校装备了现代化车间。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各种工具、材料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还有机会体验现代化技术,譬如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机器人。“职业技术鸟巢计划”将在两年内向全国推广。捷克中小企业协会主席哈弗里切克希望,该计划能在2019年成为捷克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从基础学校的角度看,车间就像个大实验室,学生可以从事各种学科的学习,激发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而从职业技术学校的角度看,这些基础学校的学生就是他们的潜在生源,因此也非常有热情,很乐意配合工作。

  布拉格亚罗夫职业技术学校的副校长谢拉卡表示,他们学校的车间非常受周围基础学校学生的欢迎,他们已经尝试了钳工、木工、壁炉工、花艺等各种科目,都很感兴趣。

5.提高教学质量——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更加抢手

  在大多数企业主抱怨无法招满技术工人时,社会的主流声音认为,这是由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数量的减少。然而有研究表明,有些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并不少,却也有很多学生未被企业主招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企业主更愿意聘用专业对口、又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针对这一“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捷克教育部与企业一同实行了“在一起”计划。该计划针对职业技术中学的师资参差不齐,缺乏与时俱进的技术水平的问题,推动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让业界的技术能手在不需要教学认证的情况下,到职业技术学校兼职教学工作。这一政策实施四年来,使学校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学生掌握的技能更有实际用途,工作上手更快。

  此外,为了先下手为强,捷克的许多企业甚至在基础学校的学生中寻找委培生,与其签订合同,把他们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本企业需要的工种,毕业后至少在本企业服务两年或三年。在校期间,企业为学生提供奖学金、食宿费、交通费。除此之外,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期间,企业会为学生提供5千克朗~1.5万克朗不等的劳动报酬,这些举措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伊赫拉瓦建筑专科学校校长托曼表示,每隔一两天就有企业给他打电话想要招聘员工,而他总是很遗憾地回答,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已有企业的合约了。

6.“工业4.0”——技术教育的新机遇?

  自2013年德国正式推行“工业4.0”战略后,与德国工业有着紧密联系的捷克也于2016年8月正式通过“工业4.0”倡议,以保持捷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力。

  “工业4.0”不仅会影响工业生产的方式,还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出于成本考虑,经过“工业4.0”改造的企业将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机器人将逐步代替许多人工的岗位,而余下来的岗位则留给少数素质更高的工人;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会改变生产及商业模式,产生技术研究、开发和服务业的新岗位。这些新的部门需要具备良好的技能、学习能力强、创造性强的员工。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很好的沟通技巧,具备解决复杂事务的能力、创造性的管理能力,以及具有批判性思维等等。

  由于“工业4.0”带来的巨大影响,捷克教育部开始与各个工业行业代表研究“教育4.0”计划,使之与“工业4.0”相匹配,即在中小学、大学及成人继续教育领域加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数字化技能。教育部希望让“教育4.0”深化和补充现有的战略计划。一些企业则希望“教育4.0”可以改变大学经费的分配格局,把生物技术、纳米和机器人等领域列入补贴项目。

  “工业4.0”来得如此突然,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冲击,而“教育4.0”该怎样配合好“工业4.0”,也是众说纷纭。虽然有人预测,随着“工业4.0”的推行,欧盟未来15年将有一半工作岗位逐渐消失。然而在欧洲国家中,不同国情也会带来不同结果。瑞士的每小时人工成本是65美元,德国为47美元,捷克则只有10美元。对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机器代替人工或许可以节省成本,而在捷克这样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除了一些国际化大企业之外,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否有必要用昂贵的机器代替人工,还是个问题。捷克劳动局预测的未来最受欢迎的职业中,工匠(技术工人)仍然与电脑专家和医生并列入选。

  看来,机器所能代替的只能是部分人工,职业技术教育未来在捷克仍将是长期的话题。

  (本报驻布拉格记者 任鹏)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