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方戏能量辐射得更广-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文教

将地方戏能量辐射得更广

周飞亚
2018-09-17 09:57:53  来源:人民日报

  右图:《苏武牧羊》

  左下图:《五世请缨》

  右下图:《倒霉大叔的婚事》

  刚刚过去的8月,“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隆重登场。24台剧目,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23个院团,以现实题材为主,辅以部分传统戏以及新编历史剧,在首都刮起一股豫剧旋风。

  许多观众特意从外地赶来看演出,没抢到票的人们给剧院打电话询问是否能买到刻印的光碟。演出场场爆满,有的场次气氛热烈如沸腾的海洋;演出结束后观众还不肯离开,喊着演员的名字叫“来一个、来一个”,持续半小时……久违的场面,反映出人们对豫剧有多么热爱。

  这已经是豫剧展演月的第三次进京。口碑越来越好,影响持续发酵,观众群体不断扩大……展演月的巨大成功和豫剧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称之为戏曲界的“河南现象”。

  演出落幕后,专家们立刻对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豫剧为什么能够出彩?这对其他剧种有什么启示?豫剧本身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发挥对戏曲传承发展的引领作用?新时代的传统戏曲,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抒写伟大时代、引领社会风尚的新任务?……

  

  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固然得益于剧种自身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也离不开豫剧人的不懈付出。河南有几代豫剧人积累下的辉煌:“五个一工程”奖的九连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八连冠和文华奖的五连冠,可以说一直站在文化的“高位”,发挥着示范作用。而要保持高位运转,难度是非常大的。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的话来说,这如同“滚石上山”,越往高处就需要使出越多力气,才能不掉下来,更别说想要更进一步。

  于是,李树建选择了抱团发展的战略,河南豫剧院就是那只领头雁。

  河南豫剧院成立于1956年,一度被解散,等到恢复时,又被分为一团二团三团,直到2013年才重新恢复建制,成立了豫剧院。5年来,河南豫剧院做了大量的工作。豫剧院刚成立,院长李树建和书记汪荃珍就带队到新疆,去培养当地的豫剧团,一个礼拜跑了7000公里。把剧院的主演、名角派到各地的豫剧团当辅导更是常事,有一个获得过梅花奖的演员甚至已经在西安的豫剧团“长驻”了三年。这些指导都是无偿提供的,连机票都是自己买。一些民营剧团也被拉了进来,好几个团是进城务工人员组成的,团长成了李树建的徒弟。2015年,全国豫剧院团长研讨会召开,100多个院团来到河南,如百鸟归林,河南豫剧院仔细了解每个团有什么困难,一一帮他们解决……

  正是因为这些举动,各地的豫剧团彼此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抱成了团,2016年的第一次进京展演月才能够实现。又由于各院团的水平在合作交流中迅速提高,展演月才能大获成功。由此,全国豫剧实现了协同发展。聚如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而李树建还有更大的“野心”。一院独放不是春,一省独放也不是春,甚至一剧独放都不是春。作为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还应该发挥出对中国戏曲的引领作用,将自己的能量辐射得更广。于是,推动豫剧发展获得的经验,马上被李树建用在了稀有剧种的推广传播上。河南作为戏曲大省,拥有全国最多的稀有剧种,除知名度较高的豫剧、曲剧、越调外,清丰柳子戏、永城柳琴戏、内乡宛梆、安阳淮调、沁阳怀梆、范县四平调等等,这些承载着一地文化记忆的剧种,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2017年,李树建先后在郑州和北京组织了一场“河南稀有剧种传统经典剧目展演”,受益于抱团的形式和举措,稀有剧种的关注度大大提升。

  

  豫剧展演月“三进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重要的是对当前戏曲发展的有益启示。在影视艺术、网络传播大行其道的当下,戏曲如何发挥其固有的特色、展示其悠远的魅力、焕发其新的生机?豫剧展演月的成功告诉人们,弘扬优秀文化、抒写伟大时代,戏曲肩负着使命与责任,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固本培元和求新求变的关系。戏曲界常常能够见到这样的现象:小剧种向地方大戏学习,地方大戏向京剧、越剧学习,京剧、越剧向话剧学习,比如豫剧水袖的颜色从纯白变成有过渡色,就是从越剧中学来的。有的创新因素的引入是成功的,有的却走偏了,丢掉了自身特点。那么,豫剧能从其他剧种学习哪些东西?有没有能力去影响其他的剧种?

  豫剧自身的体量就很大,全国有163个职业团分布在12个省份,还有2000多个民营剧团。12个省份的创作,在不同的文化区域里,必然呈现不同的文化风貌。一个剧种由乡土的剧种变成大剧种,因为流传的地域广了,就会接受所在地域的改造,进而形成地域性的流派,甚至演变出新的剧种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戏曲的规律,也是艺术的规律,正是这个规律成就了戏曲艺术的丰富多元。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鼓励这种看似背离“正统”的差异化?这些都需要仔细思考。

  二是“名角效应”与重用新人的关系。展演月很重视对青年的提携,汪荃珍等艺术家甘当绿叶,为青年演员“站台”。但总的来说,在“提亮”青年演员和创作者方面还可以加大力度。目前活跃的知名剧作家里,姚星辰已年届70,陈涌泉也超过50岁,而50岁以下能够走向全国的编剧,几乎数不出来。作曲家年龄也普遍偏大。

  三是弘扬传统与适应时代的关系。从展演的经典剧目可以看出,过去豫剧风格是多样化的,如《老子·儿子·弦子》《倒霉大叔的婚事》等喜剧作品,在民间非常受欢迎、流传很广,主题深刻,人物塑造也十分形象。而近几年的新作风格相对单一,注重历史评价、审美评价、哲学评价的较少;往往局限于简单的忠奸之辨和伦理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艺术多元化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豫剧现代戏创作所形成的新传统、所取得的新经验、积累下来的新手法,都是特别现代的,不仅值得当下的豫剧创作重新去学习,对其他戏曲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激活传统,激活剧种,核心是激活人。如何把现代戏做得更精致更深刻,如何让传统戏与时俱进,值得深思。传承与发展的对立统一,更是戏曲艺术的永恒话题。

  本次展演月集中展示了中国豫剧出人出戏的盛景,是豫剧演出、传播、研究、发展相结合的新探索,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戏曲繁荣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它是中国戏曲振兴的河南现象,通过首都向全国辐射正能量的又一个生动案例。但是,豫剧还应该把自己的艺术理想放得更加高远,在这么多优秀作品、展演月品牌之后,豫剧应该成为一个文化概念,将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原地区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和提升。

  制图:郭 祥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就业结构调整优化

    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想方设法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提升了就业总量,保持了就业形势的长期稳定。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先进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

    经济体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含产业结构、财税体制、货币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等等。其中,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是核心。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规律使然,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 宣传思想工作要捧着一颗心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需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营造一个昂扬奋进的精神环境,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所在

访谈

文献

  • 文献构筑信史 数据引领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上线发布会9月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行。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

    《红色中华》创刊号及宣传漫画。资料图片《红色中华》创刊号及宣传漫画。资料图片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央苏区制定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文献,开始了领导法制建设的全新实践,而且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红色中华》开设了《临时中央政府文告》《临时中央政府训令》《问题与解答》《法令的解释》《苏维埃建设》《苏维埃法庭》等多种法制栏目,每个栏目都有针对性,特色鲜明。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