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唐诗选本中的诗学反思-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文教

清初唐诗选本中的诗学反思

韩宁
2018-12-10 08:18:45  来源:光明日报

  清初的唐诗选本有40余种,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前代唐诗选本的重新编注,如冯舒、冯班《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陆贻典等《唐诗鼓吹注解》,戴明说《重校唐诗类苑选》,王士禛《十种唐诗选》等;二是清代学者自己的辑选,如邢昉《唐风定》,顾有孝《唐诗英华》,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龚贤《中晚唐诗纪》,徐增《而庵说唐诗》,王士禛《古诗选》《唐贤三昧集》,陆次云《唐诗善鸣集》,李沂《唐诗援》等。诗歌选本颇能体现编选者的用心和眼光,同时深刻反映彼时的诗学风气,诗歌评注亦会贯彻自身的诗学理论。因而,于清初唐诗选本中可以明显看出对明代诗学的反思。复古是明代的主流思潮,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在明代影响甚大。明人结社成风,除了七子,还有唐宋、公安、竟陵等诸多流派。这些流派一方面促进了明代诗学流变的多样态,另一方面诗学主张本身的缺陷也形成诸多流弊。

  清初诗学竭力突破“诗必盛唐”的藩篱。明代前后七子标榜复古,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要求诗歌创作以盛唐为榜样。诗坛盟主钱谦益对此提出了强烈批判。唐诗选本是钱谦益宣扬其诗学主张的重要领域,他曾为《唐诗英华》《唐诗鼓吹注解》《唐人咏物诗》三种选本作序。《唐诗英华序》云:“世之论唐诗者,必曰初、盛、中、晚,老师竖儒,递相传述。揆厥所由,盖创于宋季之严仪,而成于国初之高棅,承讹踵谬,三百年于此矣。”钱谦益指出唐诗四分法始于宋末的严羽,形成于明初的高棅,并且毫不留情地批评这种分法“支离割剥,俾唐人之面目蒙幂于千载之上,而后人之心眼沉锢于千载之下”(《唐诗鼓吹注解序》)。而以编选诗歌为务的唐诗选本是扭转这一“讹谬”的最佳方式。清初唐诗选本多选中晚唐诗,或是通选四唐。如重新评注《才调集》和《唐诗鼓吹》,二集收诗以中晚唐为主;《唐诗英华》中晚唐诗占全书的四分之三;甚而出现了补缺性质的《中晚唐诗纪》,龚贤《中晚唐诗纪侨立姓氏说》云:“《唐诗纪》有初、盛,而无中、晚,以中、晚篇帙浩繁,难于裒辑。人有斯志,未见成书。今余遇一家便刻一家,各各首尾完具。”大多数选本尽量做到四唐并重,没有偏废。

  前后七子标举盛唐的同时极力贬低宋诗,“明代诗人,尊唐攘宋,无道韩、苏、白、陆体者”(乔亿《剑溪说诗》)。清初诗学则“祖宋祧唐”,为宋诗恢复名誉。七子的复古主张不谬,大谬的是以模拟、剽窃为创作门径,“万历间,王、李盛学盛唐、汉魏之诗,只求之声貌之间,所谓图騕袅、写西施者也”(冯武《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凡例》),“济南以‘唐无古诗’一语抹杀,缉缀选句成篇,遂开袭取之路”(俞南史《唐诗正凡例》)。因而,纠正七子的失误,不仅要清理其偏颇主张,更要指出一条正确的复古途径。复古并非仅仅学习秦汉之文、盛唐之诗,而是“转益多师”。既然要全面、综合地继承古人,那么宋诗就不应被排除在外。李振裕《唐诗善鸣集序》云:“虞山钱牧斋先生,乃始排时代升降之论而悉去之,其指示学者以少陵、香山、眉山、剑南、道园诸家为标准,天下始知宋金元诗之不可废,而诗体翕然其一变。”在钱谦益的推动之下,清初诗坛形成学习宋诗的风潮。

  清初诗坛在宗法唐宋上经历了几番转变,首先是由中晚唐诗而至宋诗,正如陆次云《善鸣集序》所言:“学者共识其非,厌蹈袭而思变通,始复中晚、宋人之诗是问。”客观来看,中晚唐诗和宋诗皆有缺陷,若要确立诗歌典范,还需理性看待盛唐诗。其次是由宋诗又至盛唐,明人的“诗必盛唐”具有排他性,清初唐诗选本并未因批判明人而有意贬低盛唐诗。张揔《唐风怀序》称唐诗“大抵历初盛而中晚,无事区分而运会代迁,俯仰自异”,“各极其致,岂遂相非”。唐诗的阶段性特征是诗歌发展的必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诗人学作诗也大多会选择学习盛唐诗,邢昉《唐风定序》中叙述自己学诗的过程,先学汉魏,后来“事盛唐名家,久之,益酷嗜,遍及钱、刘之清婉,韩、孟之镵刻,寖能穷探旨趣,究极原委逾二十年”。盛唐诗的价值有目共睹,“是中晚及宋元人皆知尊盛唐、皆知学盛唐而患不逮”(李沂《唐诗援序》),何况中晚、宋元亦是皆学盛唐。因此,“盖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善学宋、元诗者,当仍于唐诗求之”(汪立名《唐四家诗自序》)。宗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士禛,王渔洋论诗主“神韵”,“神韵说”的支撑点是盛唐诗歌,其《唐贤三昧集》“取开元、天宝诸公篇什读之……录其尤隽永超诣者”。王渔洋的宗唐有别于明人的专事模拟盛唐,何世璂《燃灯纪闻》载渔洋之语:《三昧》之选“要在剔出盛唐真面目与世人看,以见盛唐之诗,原非空壳子,大帽子话”。王士禛正是以“真盛唐”来纠正明人之偏,以及清初诗坛的宗宋之偏。

  明诗学提倡的复古最终流为拟古,为了从根本上清除拟古之弊,清初诗学再提诗教说,主张诗学传统的回归。钱谦益倡导学习《诗经》,他在《唐诗英华序》中批评严羽论诗“不落议论,不涉道理,不事发露指陈”,完全背离了诗教传统,“三百篇,诗之祖也”。议论、道理、发露、指陈皆见于《诗经》,不能弃之不顾。清初唐诗选本对风雅诗教极为重视,《唐诗英华》选“唐人多有讽咏时事、关系国家得失、寄托五十六字中者”(顾有孝《唐诗英华凡例》),《唐风怀》选“进唐风于汉魏、《离骚》、《三百篇》”者(张揔《唐风怀序》),《唐诗正》所选之诗“虽有不同,总欲归于大雅”(俞南史《唐诗正凡例》),《唐诗掞藻》“大要有关于庙廊者,乃登是选,亦以使雅颂之遗音不泯”(高士奇《唐诗掞藻序》)。二冯之所以评阅《才调集》,也是因为其“不入于风雅颂者不收,不合于赋比兴者不取,犹近《选》体气韵,不失《三百》遗意”(冯武《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凡例》)。邢昉《唐风定》更是明确标举雅正,其选诗皆以雅正为标准,分体编排,每一体内分“正风定”和“变风定”,如评魏征《述怀》:“清和夷雅,卓立四子之前,允为正始。”评韩愈《秋怀》:“哀伤太露,为变风之始。”清初诗学以风雅比兴、温柔敦厚为批评标准,努力将创作引向时事、引向生活,不悖复古原则的同时,为诗坛指明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明七子的模拟之风必然导致诗歌创作缺乏真情实感,公安派、竟陵派继起纠偏,却又流于俚俗冷涩。清初诗坛深受其害,戴明说《重校唐诗类苑序》云:“今之为诗者,乃或拾公安之唾余,藉竟陵之羹渖,以空踈为高贵,以浅薄为清虚。”对此清初诗学重提“真诗”,强调真情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明代诗坛其实一直在提倡“真”,从李梦阳的“真诗乃在民间”到王世贞的“有真我而后有真诗”,但在实际创作中并未将“真”落实在“真情”上。李振裕《唐诗善鸣集序》云:“其意无论时代,要取真诗为贵。夫诗所以为真者,何也?曰情也。诗以道性情。”只有“情真”才能写出“真诗”。冯武《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凡例》云:“况诗发乎情,不真则情伪,所以从外至者,虽眩目悦耳而比之刍狗衣冠;从肺腑流出者,虽近里巷鄙俚而或有可取,然亦须善为之。”诗歌不论雅俗,只要真情流露就有其可取之处。“真情”进而可释为性与情的不可抑制,金圣叹《唐才子诗序》曰:“无情犹尚弗能自已,岂以人而无诗也哉!离乎文字之先,缘于怊怅之际。性与情为挹注,往与今为送迎。送者既渺不可追,迎者又欻焉善逝。于是而情之所注无尽,性之受挹为不穷矣。”人之性情本来无穷无尽,性与情的挹彼注兹是诗歌创作的源泉。清初评诗多重真情,如徐增《而庵先生说唐诗》评杜甫《秋兴八首》:“秋兴者,因秋起兴也,子美一肚皮忠愤,借秋以发之,故以名篇也。”“人断处偏不肯断,人连处又偏不肯连,此老一生倔强,所以成得一个诗人,然非看得定、持得牢,将何者与人倔强也!”“忠愤”“倔强”是杜甫的真性情,抒写真性情的诗最是好诗。

  总之,清初诗坛对明诗学进行了全面反思,在反思中新的诗学思想逐步形成直至最终确立,唐诗选本通过选诗、序跋和笺评,参与其中并成为有力阵地。

  (作者:韩宁,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推动集体协商创新发展

    日前,全国总工会召开会议,认真总结《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年)》落实情况,就进一步推进集体协商工作进行部署。问:当前推进集体协商工作的形势任务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认识当前工会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

  • 新时代青年职业选择的价值省思

    1835年8月,中学毕业的马克思撰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是他在思考自身生命轨迹甚至人类前途时在这简短的文字中,马克思的择业观可见一斑,那就是从事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事业并甘愿为之贡献一生。当代中国青年也正处在和马克思当年一样的年龄阶段

  • 快递员维权遇困境 工会援助促和解

    伴随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和大众消费模式的转变,快递员队伍不断壮大。然而,有些快递公司用工管理不规范,不少快递员在维权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2018年4月,曾某来到合肥市职工帮扶中心寻求法律援助。职工帮扶中心指派法律援助律师详细地了解曾某的主要诉求和现有证据。

  • 把握工会组织的新使命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导制定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全总改革试点方案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每到一地考察都深入基层看望劳动模范和一线职工,亲临全总机关与劳模代表座谈,给“郭明义爱心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访谈

文献

  • 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

    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我的财产由你继承。——这是临刑前王步文写给妻子方启坤绝笔信的全部内容。王步文,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安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1年,年仅33岁的王步文在安庆英勇就义。

  • 革命大家庭的无私大爱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有一类家书格外特别,这类家书,是专门写给烈士后人的。它冲破和超越了血缘亲缘关系的藩篱革命军人有进无退,曹渊壮烈牺牲曹渊,1902年生于安徽寿县,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员。在周恩来同志领导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两次东征中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