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新诗创作的驱动力-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文教

文化自信是新诗创作的驱动力

郭军
2019-07-31 08:16:05  来源:光明日报

一些人工智能写的诗仅仅是把不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按一定的逻辑进行组合,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甚至炮制,缺少对事件现场的感知与理解。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新诗已过百年,相关得失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诞生于五四时期的新诗,从一开始就是“变”字当头,倡导用白话文写作,有别于旧体诗严格的平仄格律讲究。可以说,新诗凭借着“变”的精神与行动赢得自身定位。百年来,新诗领域涌现了一批成就卓越的诗人,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其自身的不足也难以忽视,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泛娱乐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个曾经的文化闯将,遭受了重重危机,诗意逐渐失落、凋零。各种诗歌流派五花八门,你方唱罢我登场,消解了新诗中关于血缘亲情、人生感悟、精神信仰等经典母题。当代中国的新诗创作虽然涌现出各路人马、各种浪潮,但那些能够深深撞击读者心灵的诗歌作品,却越发罕见。

  当前新诗面临的境遇,既映射出汉语言文学在时代大潮中的坎坷进程,亦可视为中国文学在全球化冲击与内部变迁作用下面临的艰巨挑战,更反映出当今新诗的文化自信缺失。身处国家的语言体系整体嬗变之中,新诗如何以超越过往的视野奋力突出重围,破除自身困境,筑牢文化自信,或许是当代新诗的思考之要与蜕变之策。

  历史上诗歌的繁荣是文化自信的彰显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与活力的源泉,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人文标杆,其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传统在科学把握基础上激发的文化自豪感,是一种高尚的主体觉醒和自由,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对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强烈信心。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诗歌是中国文化在语言文字使用的浓缩精华,寥寥数语,却做到了写实与抒情的统一、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中国曾被称为“诗的国度”,所谓“不学诗,无以言”。祭拜祖先需要唱诗,登高望远需要题诗,好友分别需要赠诗,入仕为官需要考诗……在中国历史上,诗歌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是中国文化的有力表达。可以说,悠长的中国历史孕育了诗歌的繁荣,诗歌的繁荣反映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经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与人生哲学价值。中华优秀思想长期浸润中国文学,久而久之转化为诗意,以诗歌等形式影响和塑造着民众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中国拥有两千多年的诗歌发展史,当蓝色星球的广袤地带懵懂开启时,《诗经》已经抒发了对“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的美好情感。凭借着优美的语言与凝练的旋律,诗歌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外化为口耳相传的继承与发展,又内化为民众的心灵认知,多少名诗佳句依旧在中国人嘴边吟诵,依然在他们心间缓缓流淌。

  文化自信是诗歌创作的驱动力。怀抱文化自信,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就能够感知到民族文化的呼唤,将个人、时代与民族相联系,将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融合,从而使得无论是写景、状物、明理还是言志,诗人的创作不再是无本之木,而是拥有深厚的根基。文化自信还有助于克服诗歌的低俗化倾向,提升诗歌的内涵与品位。好的诗歌作品诗意盎然,诗情达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纯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展示出一种情怀与智慧,给予读者思想、美感和希望,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

  诗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怀与高远志趣,是中华民族文化水平与创新能力的艺术化反映。高度的文化自信催生了优秀诗歌作品,两千年的诗歌发展又提升了文化自信,两者相辅相成。

  当代新诗的困境基于文化自信的缺失

  诗人与传统文化的疏离,文化自信严重不足,从而使当下的一些新诗显得气短。诗人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前无所适从,知识储备是个明显短板,从而导致诗歌创作的不自信。同时,在社会潮流的影响下,诗人受到各类言论影响,缺乏对中华文化的正确认知,缺乏对自己、作品和民族文化的基本自信。五千年的历史汇聚了民族文化的潮流,这股潮流在历史的雕琢下越发浑厚。在如此深厚的文学底蕴的影响下,诗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应看得更远,做得更好。然而,当代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与诗歌之间已然没有什么联系了,诗歌的发展越发边缘化。此外,一种虚无主义倾向在新诗中蔓延开来,使其呈现出无韵味、无佳句、无节奏、无个性、无内涵、无节操等特点。当自信心丢失,诗人又怎能创作出流传万世的经典作品?脱离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文化自信也就无从谈起,诗歌创作自然就成为无根的浮萍,滋生出不少问题。

  在全球化娱乐化浪潮冲击的今天,商业利益冲击了新诗的严肃性,使之呈现出戏谑化的表达。伪劣诗篇频频出现,暴露了新诗创作的苍白,损害了新诗的前途命运。一些新诗陷入“坠落”的困境中,诗意不在、诗性难寻,既失去了基本的韵律美、语言美,更无从谈起艺术性与思想性。百年之前,新诗欲与传统决裂,但欲断难断;百年之后,新诗欲接续传统,但却目睹传统越发远去。

  当前,诗歌有沦为娱乐工具的可能,不断丧失思想性和艺术性。部分内心浮躁的诗人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采用炒作手段抢占娱乐大众的制高点,使得各种“伪诗”不断出现。新诗数量突飞猛进,但缺乏有思想、有深度的诗作。此外,人工智能写诗也预示着新诗的娱乐化走向。人工智能的创作仅仅是把不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按一定的逻辑进行组合,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甚至炮制,缺少对事件现场的感知与理解,这样的创作使得生活变得抽象化、浅薄化,弱化了新诗与人们生活、社会现实、人类情感的联系。诗歌不是词组的简单拼凑,也不是句子的简单分行,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含蓄而不晦涩,精练而不做作。然而,不论是此起彼伏的各种“伪诗”还是人工智能诗歌创作,都缺乏语言、逻辑、情感、经验之间的关系,使得读者感觉不到诗歌的深度和魅力,反而使诗歌成为迅速生产的一次性消费,成为技术催化下的一种狂欢与戏谑。

  零门槛写作也让新诗趋向粗鄙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自发性的新诗写作,便捷的互联网环境催生了一大波“著名诗人”“新派诗人”。诗人已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爱好,一种人人皆可获得的标签。一些所谓的诗歌,阅读和欣赏的价值几近于零,严重消解了语言与文字的魅力和意义。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工会促进就业创业要打好“组合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会促进就业创业,应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内外资源,加强同政府部门的协作。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系统解决,从思想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宣传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创业帮扶释放杠杆效应,职业介绍搭建桥梁纽带等方面,促进各类群体多渠道高质量实现就业创业,打出“组合拳”,下好“一盘棋”。

  • 突出建功立业 拓展维权服务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也是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山西大同市总工会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职工、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双面向双服务”工作思路,在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在拓展工会工作新局面上步伐坚定。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产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联系并落实到具体工作实际。对于产业工会组织来说,就是要结合产业发展、产业职工和产业工会工作实际,切实发挥产业工会在工会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新时代基层工会建设

    基层工会是工会系统的“神经末梢”。工会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薄弱环节恰恰也在基层。广东工会以全省工会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三新”领域工会组建以及发展农民工会员工作,成效显著,初步达到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目的。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