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武装无人机,引发治理和伦理难题(国际视野)
梁亚滨//www.workercn.cn2014-06-17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①:2012年11月14日,在2012珠海航展上,“四川造”翼龙无人机首露真容。

  图②:美国“全球鹰”高空无人侦察机。

  图③:2013年9月30日,巴基斯坦民众在木尔坦持续示威,抗议美国无人机袭击。美国无人机29日袭击了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边境的部落地区。

  图④:2014年4月21日,以色列军队用无人机在以色列和黎巴嫩边境巡逻。

  人民视觉

  进入21世纪以来,武装无人机呈几何级速度发展,目前世界上约有24个国家拥有武装无人机。武装无人机已成为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实施远距离打击的重要手段。武装无人机应用不仅改变着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打破当前大国间的战略平衡,带来了武器扩散、军备竞赛的危险,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法争议。未来战争是否将越来越倾向于彻底的无人化?武装无人机的发展,将对地缘政治和人类社会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通俗地讲,无人机是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人类应用无人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7年的N—9无人机,但直到越南战争期间,无人机才被大量投入战场。长期以来,它的作用一直局限于目标侦察、情报搜集、战况预警、通信平台和目标指示等工作,真正实施打击任务的武装无人机一直到20世纪末才出现,随后便以几何级速度增长。

  “9·11”后,美国不再顾忌伦理与合法性限制,无人机在军事作战中的应用成为常态

  美国是无人机研发和应用的集大成者,虽然较早就研制出了结合侦察与攻击能力的新型武装无人机,但出于伦理及合法性考虑,并未立刻将其投入实战。2000年—2001年,中情局操纵的“捕食者”无人机,曾多次在阿富汗发现本·拉登往来于各个训练营,但由于政策限制未能实施猎杀任务。然而,“9·11”事件彻底改变了美国的态度,美国政府重新评估无人机在现代军事行动中的作用。自此,美国的武装无人机开始正式执行攻击任务,并被大规模投入到实战中。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武装无人机表现出非凡的作战能力。

  在10多年来的反恐战争中,武装无人机的应用达到顶峰,其踪迹遍布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和索马里等热点地区,执行过数百次打击恐怖分子的任务。面对飘忽不定的小规模武装力量,无人机的快速反应、精确定位和高效打击能力,比派遣特战队等传统做法更具优势。

  在奥巴马第一任期里,美军实施武装无人机打击的频率达到质变。2008年以来,光是在巴基斯坦和也门,美军的武装无人机打击就超过400架次。截至2010年,累计作战时间达到惊人的100万小时。巴基斯坦内政部长尼萨尔2013年10月30日表示,自2008年以来,巴国内已有2227人在美国317次无人机袭击中丧生,其中包括67名平民。而来自英国非营利组织新闻调查局统计则显示,2004年以来美国已在巴基斯坦进行了376次无人机袭击,造成多达926名平民死亡。

  数字的准确性虽然有待考证,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武装无人机已经完全从非攻击性武器,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强大的、更加智能化的“外科手术式”作战武器。目前,无人机作战模式在美国军事作战中已日趋成熟,成为常态。美国中情局、国土安全部、国防部等部门的情报协调配合、通信保障系统与无人机作战的无缝对接也已日臻完善。2012年7月,美国海军还成立了有人机和无人机混合飞行直升机中队。可以说,武装无人机在未来的现代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