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人文外交战略、制度与实践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www.workercn.cn2015-01-07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延伸为族群与族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外交、国际关系也日渐从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拓展至文化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成为维系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力量。

  中国具有非常古老的人文传统。对于怎样建构社会、建构秩序、共存发展,中国人有自己的思想渊源、哲学传统乃至文明实践。从古至今,中国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创造,包括制度的建构、生活的安排、习俗的塑造等来实现族群认同、国家认同,进而建立合理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外交是中国外交传统中最为珍贵的元素之一,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有益的外交理念,完成一些新的建构,帮助国人对当代外交和国际关系形成新的理解,并对未来和平与发展有所助益。

  理念内涵:“化成天下”的外交新思路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文的作用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周易》里写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人文化成”。今天,把人文和外交结合在一起,提出“人文外交”概念,这是中国外交理念的独创,也是当代中国外交实践不断开拓进取的体现。

  人文外交可以看作一种制度化的沟通活动,它通常包含三个层面的交流,即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它与其他外交形式(如“民间外交”“文化外交”“公共外交”)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足更为高远、广阔、包容,强调国际社会人与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真诚沟通和交流,旨在创造一个和平、发展、合作的人类世界。

  人文外交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人文外交是一种高度制度化的特定沟通形式。在沟通过程中,沟通者通常遵循并受制于一定的交往规则和规范,沟通交流的内容主要是思想产品和文化产品。

  第二,人文外交为更多实体成为外交行为体提供了可能性。政府绝不是当今外交舞台唯一的主要行为体。一国驻外大使是显而易见的外交行为者;企业家、艺术家、作家等在海外从事相关工作,同样可以是获得国际公认的、代表祖国的外交行为体。

  第三,人文外交关乎创造、管理和分配一定的公共产品。经由人文外交而创造的公共产品(譬如分享的价值、共同的语言、集体的认同等)将给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社会带来福祉。

  人文外交涉及人文与外交之间的关系问题。现实地讲,外交关乎政治,关乎国家利益和权力。若过分强调外交的分量,过于急功近利地把人文交流视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那么人文交流活动本身的意义可能受到伤害。理想地讲,践行人文外交需要一种天下情怀,一种“化成天下”的气魄,需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人文和外交尽可能地结合起来。

  近年来我国的外交实践表明,人文外交已经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工作格局,政府和民间力量共同参与。

  如果说今天中国的人文外交是在尝试一种新的外交思路,那么,它需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丰富的智慧和人文精神重新挖掘并表达出来。就人文外交的战略资源而言,大体有三种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国科学社会文化资源;可供借鉴的西方现代文明资源。把这些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便可形成我国丰富而独特的人文资源。

1 2 3 4 5 共5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