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赢到最后才是真的强者
黄宏强 孙建军
//www.workercn.cn2018-06-14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世界杯历史上,自认为身价最高、阵容最豪华、整体实力最强大的足球队,常常遭到无情淘汰。2002年的法国队、2010年的意大利队,都是上一届取得了世界冠军,却在下一届比赛中被淘汰出局。这些事实告诫我们:实力强的队伍要能赢得比赛,吃老本是不行的。必须将潜能与实力在赛场上充分挖掘展现出来,才能赢到最后。

  战场犹如赛场。赤壁之战,号称80万的曹军就曾被5万孙刘联军击退,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史例表明,表面上强大的军队,未必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究其原因,一支军队或部队,由作战人员、武器装备及相关作战附属条件共同构成潜在的战斗力。经过一定方式的编配组合,并通过军事训练提升作战技能,提高战斗力各要素间的黏合度,潜在战斗力才可能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作战过程中,作战人员只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使用武器装备,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才能将部队蕴藏的可能战斗力转化为实际战斗力。具备能打仗能力只是一支军队强与不强的基础,真正的强军还要有合理的战略战术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实现打胜仗。

  在锤炼部队打仗能力的基础上,要确保实现“赢到最后”,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注重规范并适时更新条令、条例和作战法规。作战条令、条例和法规不仅是组织实战化训练的基本依据,也是作战行动实施的准则。军事强国军队普遍认识到条令、条例和法规对部队作战、训练的牵引作用。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根据陆军作战需要,美陆军通常每5~6年左右就要对《作战纲要》进行修订。不仅如此,美军还制定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条令修改程序,美陆军每18个月就要对野战条令进行一次例行评估。当前,在实战化训练向“能打胜仗”聚焦之际,应高度重视并及早推进作战条令、作战纲要等“软性”要素的时代接轨,规范训练标准,牵引训练发展。

  创新作战理论与方法。“一场战争淘汰一种理论”已经成为现代战场上的常见现象。作战的创造性、不确定性、不可复制性要求实战化训练要加强作战方法的创新,用设计战争的理念牵引训练,以实现“按照训练去打仗”的目标。当前,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任务方向部队担负的具体作战任务和可能的作战行动,在合理构设未来战场和部队可用装备的基础上,紧贴作战预案创新设计作战全过程时空利用、力量使用、行动实施的一系列方法,突出关键作战行动、重要作战样式的方法设计,用未来作战方法和作战理论不断牵引部队实战化训练。

  培育敢打决心和必胜信念。作战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激烈对抗。就精神层面而言,具备一定实力却在对抗中发挥不出来,要么是因为被对方气势压倒,要么是因为没有取胜的信心。部队要发挥出潜在的战斗力,就要具备遇见强敌敢于亮剑、遇到困难敢于克服的精神。要把“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融入到作战和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在实战化训练中塑造强敌威胁、态势复杂、行动危急的环境,强化官兵在危难关头敢打必胜的信心。

  加强体系内外联动训练。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中,无论是一支庞大的军队,还是一支低层级的小部队,都需要外界大系统、大体系的支援和配合。为此,联合训练要着重突出与外部力量之间的要素组合、优势互补、行动协调;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训练,将如何利用联合态势、发挥体系优势、借助支援行动等作为训练重点,突出训练部队在系统支撑下与外部联合、融合和耦合行动的能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