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花样翻新”的“汉光34号”演习难掩台军现实窘境
张玥 张宏伟
//www.workercn.cn2018-06-14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6月4日~8日,台军“汉光34号”演习实兵演练阶段在台岛北、中、南部地区举行。此次实兵演练,台军采取“三军”联合对抗、昼夜连贯的方式实施,共演练了“海空联合作战”“北部反登陆作战”“南部反登陆作战”以及“中部联合反空(机)降作战”4个课目。其中,6月7日在清泉岗基地进行的“中部联合反空(机)降作战”是此阶段演练的重点内容。在此之前,台军已于4月30日~5月4日完成了“计算机辅助指挥所”兵棋推演阶段的演练。

  “汉光”演习是台军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课目设置最齐全、参演兵力最多、合成度最高的年度例行性综合演习。自1984年台军举行“汉光1号”演习以来,每年举行一次,按照演练内容的不同,由5个作战区轮流主办,通常区分为兵棋推演和实兵演练两个部分。演习目的旨在检验台军战略构想和作战指导,提升“三军”遂行“联合防卫作战”的能力。

  此次“汉光34号”演习,在演练构想的设计上没有像以往那样以2025年或未来的某个阶段作为想定时间,而是以当前(2018年)解放军已经开始发起进攻为背景展开。这一变化,反映了台军希望“汉光”演习的想定构想能够更加务实和贴近实际、演练内容能够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今年的演习,台军还将构想中“取胜”的条件,由过去的“摧毁敌有生战力”调整为“打击敌任务目标,迫敌夺台任务失败”。这表明在两岸军事实力对比日渐悬殊的情况下,台军已清醒意识到自身没有能力“抗击敌登陆,歼灭敌有生力量”,只能利用各种手段“以拖待援”“以拖待变”,力争坚守更长的时间,从而寄希望所谓“友军”的干涉。

  此外,以往的“汉光”演习,为配合台“国防部”“军种司令部”的“视导校阅”,台军每年在构想中都会设置部分公开展示的内容,并提前指定某一部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此举被外界认为作秀成分远远大于演练的实际目的。而今年的演习,台“国防部”一改以往的做法,采取的是先圈选出数个拟“受阅”的部队,演练开始后再由蔡英文进行随机抽点,抽到的部队进行重点演示。

  在参演的力量上,“汉光34号”演习出动的兵力和武器装备都多于往年。据台湾《自由时报》援引台军官员的话称,台军方此次扩大军演的规模,意在模拟和检验解放军联合“进犯”台岛时,台军现有的防卫作战力量和后备动员能力能否满足实际的需求。为此,台军今年首次将一些科技公司的民用无人机及操作人员纳入到演习序列,配合陆军部队演练联合侦察行动。同时,还动员了相关民企和移动通信等单位,共同实施了重要设施的战损抢修作业演练。

  今年的“汉光”演习,台军演练的指挥编组模式也打破了传统惯例。以往的“汉光”军演,台“国防部参谋本部”作为组织者,主要负责颁布演习训令和演练的指导评价,不参与实际的指挥演练活动。但今年,台军将“国防部参谋本部”机关与各参演部队进行混合编组,直接参与演练的指挥与调控。

  此外,在演习期间,台军还打破了原有空军、海军、作战区、防卫部、地区指挥部的编组模式,将参演的作战力量统一改称为“联合部队”。台“国防部”称,台军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美军指挥体制接轨,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要求。

  在演练课题的设置上,“汉光34号”演习充分体现了蔡英文当局提出的新战略构想和作战指导。多年来,台湾根据国际形势、两岸关系以及岛内局势的不断变化,多次调整了战略构想。陈水扁时期,台湾先后提出了“先制反制”“决战境外”的战略构想,台军作战指导强调“有效吓阻,防卫固守”,攻势行动被放在了首位。马英九上台后,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缓和,台湾的战略构想由“决战境外”调整为“决战本土”,台军作战指导也随之变为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更加强调“防卫作战”的能力。

  蔡英文上台后明确提出,台军未来首要的核心任务仍是要具备“有效吓阻”与“防卫作战”的能力。因此,在蔡英文的授意下,2017年3月16日,台时任“国防部长”冯世宽在“四年期防务总检讨”中明确提出了“重层吓阻”的新战略构想,其核心内容是力求“拒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毁敌于水际,歼敌于滩岸”。台湾战略构想的立足点较马英九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将强化防御与有限反击置于了同等的地位。

  为配合“重层吓阻”战略构想的实施,2017年12月26日,蔡英文当局又发布了所谓的“国防报告书”,进一步提出了“战力防护、滨海决胜、滩岸歼敌”的具体作战指导。此次“汉光34号”演习所演练的“联合反封锁”、 “联合抗登陆”、“联合反空(机)降”、淡水河防护以及拦截巡航导弹等一系列内容,都是贯彻这一战略构想和作战指导的具体表现。

  此外,在演练的内容上,今年的“汉光”演习还十分重视体现“非对称”作战思想。马英九执政时期,根据两岸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实际,台军提出了要全力打造一支“小而精、小而强”精锐部队的目标,以实现“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作战目的。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台军提出了“非对称”的作战概念,其实质是强调在未来的作战中,运用多种手段,将战力进行灵活组合,最大限度地打击和消耗敌人,达到“全局以低抗高、局部扬长击短”,最终形成有利于己方的作战态势。并在2009年版的“四年期防务总检讨”中,对“非对称”作战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明确。

  蔡英文上台后,继承了马英九时期的“非对称”作战思想,明确提出要充分借助台湾在信息和高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亚洲领先地位的优势,拓展“非对称”作战样式,提升“非对称”作战能力。在去年的“汉光33号”演习中,为体现“非对称”作战样式,被台军看作“航母杀手”的“沱江”舰就首次参加了“汉光”演习。

  “汉光34号”演习之前,台防务部门就明确提出,台军演训活动要摈弃过去那种“对抗的消耗战思维”,重视体现“非对称”的创新思维。为此,今年的演练中,台军在岛上重要地段,设置了大量“充气战机”“充气战车”“充气飞弹发射车”及“充气阵地”等假目标和模拟设施,以此作为诱饵吸引对方的攻击,避免主战装备和重要军事设施过早受损,保存积蓄己方战力,形成局部和整体优势用于决胜阶段,以检验“非对称”作战能力。

  今年的“汉光”演习,台军虽然在演练的筹划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但事与愿违,从“汉光34号”预演阶段开始演习就状况频出。在反空(机)降课目预演时,台伞兵因降落伞缠绕未能打开坠地身受重伤。实兵演练阶段首日,台空军花莲基地一架F-16战斗机模拟攻击任务时撞山坠毁,飞行员不幸身亡。回顾历年的“汉光”演习,台军导弹误射,伤人、亡人、武器装备损坏报废的事故屡见不鲜。台湾民众对台军的现状提出了普遍的质疑。

  “汉光”演习中出现的这些情况看似偶然,却充分暴露出台军在日常训练、管理、装备维护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台军每年都要“煞费苦心”地组织众多演训活动。按常理应该对提升战力起到促进作用。可事实并非如此,台军演习不但没有达成预期效果,反而经常是自揭其短。台湾一位退役军官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台军内部军纪涣散、训练时间严重不足,专业素质低下,这些问题已不是“伤及四肢”,而是已经“深入内脏”。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台军哪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当前,在两岸军事实力对比日渐悬殊的情况下,台军想借助“汉光”演习提升战力,实现“以武拒统”的图谋,只能是螳臂当车,死路一条,蔡英文当局应少做无用功,顺应民心大势,改善两岸关系才是唯一的选择。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