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战争制胜之变创新发展国防动员-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军事

循迹战争制胜之变创新发展国防动员

要文须
2018-09-11 08:40:49  来源:解放军报

  引言

  国防动员作为“战争之要、国之大事”,历来是赢得战争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始终与战争相伴而行。从实践看,战争形态决定动员形态,只有当动员形态与战争形态相适应时,动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对战争胜利的保障作用。现代战争进入信息化联合作战后,制胜机理发生了变化,国防动员必须与时偕行,创新构建与战争要求相适应的新形态动员体系。

  适应联合作战的要求,推进军地一体化动员

  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是当今局部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无战不联”“无联不胜”正日益成为显著特征,所有作战要素都应能统善联、高度协调、有机统一。由此,注重发挥战争潜力整体效能的一体化动员,将成为国防动员的基本样式。我军就国防动员与作战指挥两个体系来说,目前还缺乏配套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因此,必须着眼形势任务要求,加紧推进动员与作战一体化建设,使军事需求、动员保障和作战行动高度融合,实现动员系统与作战系统的无缝链接、耦合联动。一是建立健全一体化指挥机制。为了防止动员与作战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必须将政府动员指挥体系纳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从军委联指到战区均应建立相应的国防动员协调机构,切实打破条块分割的思维定势,构建军地一盘棋的格局,做到动员与作战在指挥体制上一体化,实现一体筹划、一体部署、一体行动。二是完善作战需求提报与动员潜力调查对接机制。作战需求牵引国防动员,先有作战需求后有动员保障,先有作战方案后有相应动员计划,是两者间的基本关系。只有动员与作战需求相一致,才能确保动员质量和效益。因此各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平时就应根据担负的作战任务,科学论证作战需求并及时向动员系统进行对接提报,以便动员系统搞好潜力调查,有针对性地预征预储预备,为战时实现快速、精准、高效动员打好基础。三是构建一体化动员政策法规体系。国防动员是各个行业领域不同要素的同步联动,实现动员一体化必须运用各种行政、法律等强制手段,对动员保障行动进行调控和约束,这就需要健全完善国家国防动员政策法规体系。主要是以《国防动员法》为基本依据,配套制订科技动员、经济动员等专项法规,建立健全潜力调查、需求提报等制度机制,理清单位机构之间的权力责任界限,依法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全面增强动员的强制力,使国防动员逐渐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适应科技支撑的要求,突出新质能力动员

  科学技术既是催生战争形态演变的重要因素,又是赢得战争的关键战斗力要素。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催生新型作战力量蓬勃发展,新质战斗力成为信息制胜拳头力量。这就要求国防动员必须改变机械化战争时代以工业为重点的“经济型”动员模式,围绕这些新质战斗力构成开展“智能型”动员,努力站上科技制高点。着力加强信息支援、电磁频谱、气象水文、测绘导航、网络攻防、高新技术装备维修等特殊新质动员力量建设,不断提高国防动员各类专业保障队伍建设质量,打造平时能服务、急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国防动员力量体系。一要加强新质技术能力潜力动员。主要是对掌握上述信息高新技术的科研院所、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单位进行潜力调查,摸清其技术水平及深入创新能力等基本情况,并将其纳入军民融合体系,赋予其战时转军任务,一旦需要,能够立即运用现有技术开发研制生产具有技术优势、足以克敌制胜的先进武器装备。二要加强新质技术成果潜力动员。目前许多信息高新技术先于军事在民用领域得到充分运用,一些机器设备产品相当成熟,可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应当着眼补齐作战体系短板弱项,加强相关技术成果的潜力调查,看分布在哪些企事业单位,机器设备性能状况如何,并做必要的预储预征,以备应急应战之需。三要加强高新技术人才潜力动员。地方集聚了大批高新技术人才,动员系统要把他们作为兵员动员的重要对象,建立专业人才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动员机制方法,把他们组织起来,直接参战或伴随战场保障,使战争中所需的各类新型技术人才随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适应精确保障的要求,大力实施精准动员

  在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日趋精确,“精确用兵、精确打击、精确保障”成为突出特点。这就决定了现代战争国防动员必须走精准化动员之路,努力实现动员过程最优化、军事效益最大化。一是要精准确定动员时机。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动员过早导致过多的动员资源浪费;太迟,又难以及时有效满足动员需求而贻误战事,因此必须把握好“火候”,使动员基本完成时间与作战时间相一致,做到恰当适时、不早不晚。二是要精准确定动员区域或领域。原则上军事行动指向哪里动员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军事需求涉及到哪个地区和领域,就对哪个地区和领域展开针对性的动员。特别要精确把握人力和物力动员结构,使兵员的技术专业、装备物资的型号种类与作战力量的需求相一致,做到专业对口、品种对路、质量最优。三是精准确定动员规模。作战行动需要多少物资就动员多少,既不能出现“供大于求”,也不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确保“一切物资只是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时间,投放到需要的地点”,从而改变以往那种“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式的粗放动员方式,争取动员供给与作战需求相吻合,做到适量够用、不多不少。实现精准动员,有两个前提要落实,一要联合作战指挥机关必须及时准确地提报对人员、物资、装备的种类、数量等需求,并可进行必要的推演预验,尽可能使战争需求与动员供应之间接近或达成一致,为准确制定动员计划提供精确依据。二要动员系统自身必须具备信息化精准动员能力。能够根据作战需求提报,迅速从动员资源潜力数据库中调出相应动员对象及其信息,通过精确计算、精确定位、精确控制,使动员对象精确到位。这就需要动员系统同步加强和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特别是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法手段,创新动员管理模式,加强“智慧动员”建设,依据作战需求科学编制动员方案计划,做到精确精准精细,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实战化训练演练,提高信息化动员能力。

  适应心理攻防的要求,有效实施政治动员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信息化战争中心理、舆论与法理攻防空前激烈。在此情况下,必须较之以往更加重视政治动员。一要坚持不懈加强全民国防教育。这是国防动员的一项系统性经常性基础性工程。当全体国民爱国尚武、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固若磐石时,战时政治动员就有了坚实思想基础。始终将全民国防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紧紧围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拓展教育领域,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强化广大干部群众全民国防观念,为建设巩固国防凝聚强大力量。二要健全完善政策激励制度。主要包括参战支前群众的表彰奖励制度,牺牲英烈和伤残人员的优抚政策,逃避战争义务的惩戒措施,党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慰问前线官兵办法等,通过一系列优厚的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政策制度,激发全社会爱国参战热情。三要积极开展心理反制动员。战时敌方必对我进行反宣传和心理攻击,对此必须进行有力反制,积极开展舆论、法理与心理攻势,引导国际国内舆论走向,积极发展国际统一战线,坚定我方战争意志,瓦解敌军斗志。通过制定严密的新闻管制方案,加强对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和报刊杂志等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管控,牢牢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组建精通相应外国语种和宣传、心理、国际法相结合的专业民兵分队,开展对敌攻心工作等。

  (作者单位:河北省军区)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先进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

    经济体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含产业结构、财税体制、货币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等等。其中,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是核心。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规律使然,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 宣传思想工作要捧着一颗心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需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营造一个昂扬奋进的精神环境,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所在

  • 创新不只是年轻人的事

    近年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培养选拔人才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思想理念不断突破,使得越来越多富于激情、富有创造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近期最直接的例证就是“蛟龙号”载人深潜项目总设计师徐芑南,他以66岁高龄重返工作岗位,77岁评上院士

  • 企业生产方式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生产性企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企业的产品必须在市场上得以实现,企业才会有利润、劳动者才有合理的收入、投资才有回报、国家财政收入才有保障

访谈

文献

  • 坚定信念思奋进 永葆初心有担当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品悟红色家书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感悟革命先辈的心路情怀,走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党员干部永葆初心的重要途径

  • 让经典重新散发活力

    近日,《政德——刘余莉精解》一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本书从古典《群书治要》中选取历代圣贤的政德实践智慧本书共44个小专题,紧扣 “政者,正也”这一核心思想,结合多年在教学、调研中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对《群书治要》进行符合现代人需要的阐释和解读。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