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岭战斗:一场巧用地形的伏击战-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军事

神头岭战斗:一场巧用地形的伏击战

张自廉
2019-07-16 08:07:31  来源:解放军报

  战斗简介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第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386旅旅长陈赓的指挥下,于1938年3月16日,在山西省潞城县至河北省涉县之间的邯(郸)长(治)公路上对日军实施了伏击战斗。这次战斗,第129师以第385旅一部兵力佯攻晋东南地区黎城的日军,诱潞城日军出援。黎城受袭后,潞城日军以步兵、骑兵1500余人向黎城增援,第386旅的3个团在旅长陈赓率领下在神头岭地区设伏,进行了一场围点打援的战斗。经过2小时激战,取得了八路军继平型关战役之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入侵晋东南地区日军的嚣张气焰,破坏了日军邯长公路上的交通运输线,牵制了日军向黄河南岸和西岸的进攻,而且为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讲评析理

  神头岭战斗是我军一例著名的山地伏击战例。它不仅是围点打援战法的成功范例,而且在辩证地分析地形,能动地利用地形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权衡利弊,精心选择伏击地区。伏击战斗,伏击战场的选择是取胜的关键,如果伏击阵地选择不好,将会影响整个作战计划的实施。第386旅受领任务后,召开了战前准备会议,研究了战斗方案,选择了设伏地区。从地图上看,神头村西是一个伏击敌人的好地方,那里有一条深沟,公路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部队,也便于出击。战前准备会后,陈赓旅长率人到神头村附近勘察地形时,发现地图与现地不符:公路不在山沟里,而是在神头村东侧的山岭上,山岭宽度不过一二百米,公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除了紧贴路边有一些国民党军队以前修筑的旧工事,再无任何隐蔽物。这样的地形,部队不易隐蔽,又难于展开。旅首长认真分析了地形和敌情后,决定将伏击地点由神头村西改在山岭:山岭虽然不便隐蔽(别处又无更好地形可供利用),但伏击部队能充分利用旧工事隐蔽,严密伪装;同时,也给日军汽车、骑兵运动和展开造成很多不便,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可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由于伏击地点选择得好,战斗中不仅日军炮兵难以发挥作用,就连机动性强的骑兵也只能在山梁上被动挨打,我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趋利避害,巧妙利用地形设伏。充分利用地形对我有利的方面,克服不利的方面,或使地形不利的方面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样能收到出敌意料的效果,神头岭战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第386旅根据神头岭山梁狭窄、山梁长径短的特点,作了“前轻后重、三面夹击”的兵力部署:以第771团、772团主力一左一右埋伏在路北;以补充团设伏于对面的鞋底村一带,以一个连向潞城东北方向游击警戒,相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以第772团3营担任潞城方面的警戒,断敌退路。3月15日傍晚,部队向伏击地区开进,于3月16日拂晓前进入设伏地区,并明确规定:不随便动工事上的旧土;踩倒了草,要顺着风向扶起来;每个团、营只许留1名干部在外面观察,其他人都不许露面。正是由于设伏部队隐蔽措施得力,使得日军的先头侦察警戒分队在距伏击部队仅10余米的情况下,都丝毫未能发觉,日军主力进入我伏击圈时,各伏击部队迅猛出击,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打了一个干净利落的歼灭战。

  扬长避短,牢牢掌控战场主动。神头岭战斗中,潞城出援的日军进到神头村附近时就停止前进,先派担负侦察警戒的骑兵分队进行侦察搜索,待侦察警戒分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并通过神头岭后,主力部队才前进。从先头侦察警戒分队到主力纵队的后尾,相距约10公里,而第386旅伏击部队的部署长径却只有六至七公里。针对此情况,第386旅根据师首长“攻其所必救、围点打援、歼敌主力”的决心部署,凭借神头岭岭窄、两侧地形复杂之有利条件,采取“三面伏击,近战歼敌”的战法:先放过日军先头警戒分队至伏击圈外,当敌主力纵队进入第386旅伏击地区时,在统一号令下,适时勇猛出击,立即陷敌主力于我包围之中。继之,各分队大胆穿插将敌割裂成数段,发扬近战的威力,展开白刃格斗。日军遭到突然袭击,顿时混乱,且由于地形限制,兵力难以展开,死伤惨重,经过2小时激战, 战斗胜利结束,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50余支、骡马6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给入侵晋东南的日军以沉重打击。

  地形是战争的舞台,是交战双方共同依赖的客观条件。古往今来,著名的军事家无一不是把“地形之利”发挥至极致的高手。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实践表明,虽说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了,作战方式变了,但地形仍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所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战场条件之一,它对作战行动和指挥决策都具有重要影响,绝对不能忽视。因此,未来作战中,指挥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权衡地形的利弊,趋地形之利,避地形之害,牢牢掌控战场主动权,进而赢得作战的胜利。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大时代工运中的艰难抉择

    红色历史题材写作难度大,出新不易。《国脉:谁寄锦书来》把历史背景推到上个世纪初,大革命失败后的大上海。从这里开始,通过一群邮电工人出身的热血青年的人生故事,展开了大上海工人运动的历史,反映了那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揭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时代大变革中的命运和斗争精神。

  • 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

    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工作,对于推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价值指向,“身入”更要“心至”的方法要求,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问题的问题意识,为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努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提出了“六个力量”的定位: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基层工会工作在新时代创新发展

    着眼增强基层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三个着力”的要求,为做好工会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