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联合训练标准化建设-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军事

加速推进联合训练标准化建设

王文胜
2019-08-13 08:45:01  来源:解放军报

  引

  新军事变革浪潮汹涌,军用标准化战略性、全局性、支撑性作用日益凸显。适应军队组织结构日益复杂、专业分工愈加精细、联战联训逐步深入的发展趋势,着眼推动联合训练真正“联得起来、实得起来、落得下去”,迫切需要加速推进联合训练标准化建设,树起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的实战标杆,努力实现联合训练与联合作战的无缝对接,引领联合训练在标准化轨道上向更高水平发展。

  建设一流军队需要一流标准

  标准体现生产力,象征软实力。“标”是古代的一种投射武器,“准”是与其相对应的靶心。标准蕴含共同行为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体现人类对标准化的矢志追求。标准化由习俗惯例向经验科学演化,由工业领域向管理领域渗透,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凝聚力。标准化水平体现科技和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代表行业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制定生产工艺的技术标准化,能够全面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和使用效能;规范行为方式的管理标准化,则可以极大增强社会生产生活的有序性。

  军用标准化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军事装备标准化,能够极大压缩和优化品种规格,利于组织规模生产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便于运输保障,从而赢得作战先机。标准化透过技术形态影响战争形态,通过管理革命引发军事变革。现代军队组织结构向联合方向发展,联合作战战略支援、战役融合、战术协同问题突出,需要基于统一的作战目标进行规划设计,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组织指挥,运用统一的话语体系进行沟通协调,采取统一的尺度进行检验评估。如何顺应军用标准化面向多维领域的发展趋势,下好标准化建设的“先手棋”,从根本上实现军用标准功能再造,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回答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联合训练亟待强化标准意识

  联合训练是标准化最具创新性的领域。联合训练作为高层次的全域全要素融合性训练,多级异地联动、多方协同交互,需要标准化的软硬件接口和标准化的运维适配机制做保证。

  联合训练领导管理体制调整变化,需要通过标准建设,引领联合训练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战区组建,联合训练蓬勃发展,法规建设初见成效,联合训练规定和联合训练纲目进入试行阶段,联合训练组训职能和参训任务基本明确。但是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更好地去完成任务,需要有配套标准,做出明确的目标指引、流程规范和具体工作指导。

  联合训练组织形态深化发展,需要通过标准建设,推进联合训练组训施训落实。联合训练参与对象多元,训练空间逐步拓展,联合训练作为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顺应标准化发展趋势,确立标准化理念,运用标准化方法手段,在标准化的体系框架内有序运行。

  联合训练面临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标准建设,来化解联合训练中的矛盾冲突。在联合训练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合理的方面。比如,在联合训练管理层面,相对比较粗放,缺少细致的流程规范,每个岗位和人员需要完成的具体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还不够明确;在联合训练保障方面,保障项目指标不够具体,训练需求分析、训练供应保障依据不够充分,等等。联战联训、实战实训要往深里走,愈发需要标准化的引领。

  明确战训一体的标准建设指导

  联合训练标准体系,源于对未来联合作战的分析研究,适应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联合作战力量体系建设,基于对现实联合训练的科学总结和共同认知,反映联合训练过程和结果特性。

  以战领训。牢固树立联为战、练为战理念,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把生成提高联合作战能力作为联合训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鲜明实战导向,以联合作战标准为参照,明确联合训练目标,基于目标定起点、明方位、把方向,着力把实战需求转化为联合训练组训施训要求,把联合指挥流程融入联合训练过程,把联合作战行动固化为联合训练内容,把作战能力标准转化为联合训练考评指标。

  以联为纲。把握联合训练要素组合、体系运行特点规律,按照联合训练由军种向联合、由要素向集成转变的内在逻辑关系,调整联合视角,找准联合的切入点。遵循联合作战聚优增效制胜机理,以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联合任务部队为主体,抓住联合组训施训关键环节,突出联合指挥、联合行动演练等核心内容,厘清与军种训练的衔接关系,把联合训练标准化的重心定位在联合的层次上。

  以实为基。紧贴联合训练创新实践,抓住军事训练体系重塑有利契机,把标准化作为解决现实矛盾、推动联合训练创新的重要发力点和突破口,针对联合训练中的人、事、物等基本要素,突出对领导管理、组织实施、训练保障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规范,最大程度增强标准的适用性与实用性。着力促进联合训练走细、走准、走实,有效提升联合训练质量效益和层次水平。

  形成科学严密的标准设计思路

  联合训练标准体系设计应以联合训练任务为出发点,以提高联合作战能力为落脚点,以联合训练从起始到结束的基本过程为主线,进行统筹规划、系统设计。

  夯实基础确立起点。将联合训练质量关口前移,着眼推行联合训练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完善军兵种部队参加联合训练的准入机制。明确基本条件和具体要求,规定衔接联合训练与军种专业训练的必训科目,强化联合训练必备基础能力,通过高起点设计,使联合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始终保持高效运行,避免年年打基础、补漏洞的低层次循环。

  优化流程规范运行。聚焦战区联合训练组织领导职能,把握联合训练组训施训关键环节,加强联合训练筹划设计与督导检查,强调依据作战任务确定训练课题,基于能力需求确定参训兵力,推动作战方案转化为训练演习方案,凝聚抓训治训整体合力。规范联合训练组织实施基本过程、实施步骤,理顺承转协同关系,明确训练内容,细化组训施训形式和方式方法,通过标准化的路径设计,推动联合训练有序运行。

  对接战场创设条件。着眼提高联合训练实战化水平,着力推进与信息化建设相协调、与使命任务要求相一致、与武器装备相配套、与联合作战能力生成规律相适应,功能先进、设施完备、对接战场的联合训练环境条件建设。发挥联合训练环境条件建设对创新训练模式、激发训练活力、推动实战化训练落实的助力支撑功能。

  精准投入集约保障。适应联合训练保障新特点和新要求,着眼提高联合训练保障集约化水平、提升联合训练保障质量效益,探索构建与联合训练体系相匹配、与供应保障能力相适应的联合训练保障标准体系,有力推动联合训练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

  固化成果发挥效能。着眼体现联合训练成效、发挥联合训练能动作用,加强联合训练成果管理,形成联合训练从准入到结束的闭合回路,明确联合训练成果类型,建立联合训练成果梳理、转化、使用规范。细化职能分工,具化评价指标,确保终端落实,以高质量训练成果,牵引战斗力建设、促进联合训练创新发展。

  把握辩证统一的标准建设要求

  联合训练标准体系,既是训练组织管理部门筹划计划、检查督导、监察考评联合训练的基本规范,也是各级各类受训对象有针对性做好训练准备、精细化组织训练、高标准落实训练的目标牵引和实践遵循。

  坚持标准与法规协调统一。标准是对法规的补充,标准与法规相辅相成。联合训练标准化,须以联合作战训练法规为依据,紧紧围绕基本过程,针对联合训练行为和结果进行具化、细化和量化设计,使联合训练标准与联合作战训练法规有机衔接,共同构成保证联合训练有序运行、有效落实的规则依据。

  坚持强制性与指导性协调统一。联合训练是联合作战强力牵引下的强制性实践活动,联合训练标准不可避免存在必须执行和落实的一些硬性规定和刚性指标;同时存在一些具有指导意义和起辅助作用的柔性措施和软指标。联合训练标准化不能一概而论或简单僵化处理,要从各类标准的属性特征出发,实施分类建设,既要把硬杠杠立起来,也要把软标准搞科学。

  坚持定性与定量协调统一。定性是定量的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盲目的定量,定量能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联合训练标准化,应当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指标要尽可能好统计好采集,定性指标要尽可能好评判好把握,努力构建形成以定性为主干、以定量为支撑的联合训练标准体系。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关于提升企业工会干部履责能力的思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工会职能内涵,是企业工会干部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企业工会干部的努力方向,更是落实“两个信赖”的应有之义。

  • 让职工成为工会工作的“主角”

    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以职工群众为中心,让职工群众当主角,是新时代做好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国有企业工会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 浅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社会文化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占据重要位置,一定程度上,劳动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逻辑前提。在中国进入互联网、数字经济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社会发出号召,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不仅在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具有一般的人才培养教育意义,从长远来看,具有更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

  •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核心在科技、关键在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与产业发展体系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