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特征及警示-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军事

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特征及警示

傅婉娟 魏希楠
2019-09-03 09:17:11  来源:解放军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第74个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世界,战争的根源并未根除,霸权主义、冷战思维、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我们必须牢记国家被侵略、民族被凌辱、尊严被践踏、发展进程被打断的惨痛历史,必须加快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国家和平发展营造有利战略态势,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一部日本近代史,就是一部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史。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以军事立国、极力向外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战争的策源地。直到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日本侵略者的足迹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印度洋等地,几乎与世界上主要的大国都交过手。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频率如此之高、范围如此之广、对象如此之众,在世界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战争土壤的根植性

  日本统治者推动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公元391年,日本通过武装入侵一度确立了对百济、新罗等朝鲜半岛南部国家的宗主权。从8世纪开始,武士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社会重要的军事力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武力作为权力基础和维持统治手段的武家政治,这更强化了日本统治者的战争欲望。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并抛出了所谓的“丰臣三策”,提出征讨朝鲜,进占中国、印度,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虽然三次尝试都以惨败告终,但其思想被日本历任统治者所继承。特别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统治者把军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整个国民生活从属于军事及对外侵略战争;同时在全面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日本统治者汲取列强们“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从思想与国策上为其好战找到了现实样本。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本质,成为其穷兵黩武、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甚至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仍然企图否认二战侵略历史、突破战后体制、重新扩军备战。

  战争体制的举国性

  为适应侵略战争需要,日本统治者利用家国同构、忠孝尊皇的民族传统对本国人民进行洗脑,统筹政治、经济、外交与战争等诸多领域的事务,形成举国对外的战略指挥体制和政策制度保证。从明治政府成立到1877年,日本确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在军事和外交上,天皇是日本陆海军统帅,决定陆海军编制及常备兵数量,拥有宣布战争与缔结和平等诸条约的权力。为确保天皇统揽一切军政大权,日本还在组织制度上作了具体安排,例如平时军政军令相对分开,战时成立大本营统一指挥所有军队和军事行动,实行全民皆兵的战备方针及相应的征兵动员制度,改革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体制。特别是大本营制度,由天皇集中统一指挥一切军事事务,强力的指挥体制和严谨的军事编制,形成了能适应近代战争需要的军事系统。在日本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中,这种军国主义战争体制为日本占据战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把日本带进了万劫不复的战争深渊。

  战争决策的冒险性

  一次次战争冒险的成功,给日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胆量越来越大,更加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野心,使之更加信奉以攻为守、武力征服世界的战略。例如《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将日本经济向前推进了数十年,赔款中的90%用来发展军工业,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建立起大机器生产的工业体系,第一次产业革命高潮兴起。1914年至1918年,日本攫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日本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上升为世界五大海军强国之一,得以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与美国抗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疯狂攫取我国东三省丰富的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日本在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上不断收获着“战争红利”,促使日本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加速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也刺激着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更加狂热。日本“以战养战”国策的巨大冒险性,将其推上了穷兵黩武的不归路。

  战争准备的狡黠性

  日本为发动侵略战争,长期确定某一假想敌,据此进行深入细致的情报搜集,以及体制、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全面准备。一旦时机成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战略战术和作战计划,进行充分的临战准备和训练。发动战争,日本让情报先行。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前12年,即1882年,日本就将中国列为头号假想敌和侵略目标,开始扩张军备,组织实施对中国的战略侦察。日军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情报侦察。日本间谍游历中国沿海各省,提出了《攻取中国以何处为难何处为易》报告,对中国的“山川险要,土俗人情,无不详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以美国为假想敌,制定了多份战争计划。其中,为袭击美军珍珠港基地,日本曾先后派出二百多名间谍潜入瓦胡岛收集各种情报,对檀香山及预定偷袭航线的水文、地形特点进行详细勘察。近些年来,日本不断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暗暗加强了军事力量,又走向再武装。

  战争推销的欺骗性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无不伴随对内对外的蒙蔽欺骗。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时,为掩盖侵略目的,日本宣战诏书中称是为了“维护东洋全局之和平”。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和称霸亚太地区,提出所谓“生命线论”。九一八事变后成立伪“满洲国”政府,以“日满一体”“同心同德”“皇族共和”为立国宗旨,声称要建设“王道乐土”,以此麻痹人民。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政府为了欺骗世界舆论特作“关于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日本制造傀儡的伪“满洲国”后,更是大言不惭地提出实行“日、满、华共存共荣”。在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抛出的“合作”“提携”“互助”三原则诱使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本在沦陷区建立了一套殖民化的教育体制,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内容,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日本侵略者利用对内外的欺骗,企图达到美化侵略实质,坚持殖民统治的目的。

  战争结盟的攀附性

  明治维新后,日本外交从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日本外交秉持实用主义,推行“与列强协调外交”,追随依附欧美等强国,形成了与强者为伍、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纵观日本外交实践,每一次结盟,日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它所认为的世界第一强国。中日甲午战争使日本尝到了“与强者为伍”的好处,1902年英、日两国正式签署条约,结成同盟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欧洲取得的“成功”,使法国投降、英国疲于应付,欧洲绝大多数国家成了德国的“附庸”,日本又不失时机地与德国结盟,与苏联签署《日苏中立条约》,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日本又投入美国的怀抱,一步步与之建立起同盟关系。虽然此时日本国力并不强大,但它在英美的羽翼下,打着“脱亚入欧”的旗号,利用列强争夺远东的矛盾和其所占地缘优势,充当英美帝国主义者的“远东哨兵”而从中渔利。日本从实用主义出发,依靠攀附强大的列强国家,从而为攫取自身利益占据有利地位。

  战争发起的偷袭性

  尽管日本对外侵略战争大多是经过长期密谋和精心准备后实施的,但在具体的开战时机选择上,则多为不宣而战,发动突然袭击甚至是偷袭。由此日本开创了在后来的战争中所惯用的手段——进攻在前,宣战在后。日本军国主义者认为,集中大量兵力兵器实施首次突击和突然袭击是永恒的制胜因素,甚至把“奇袭”列为九大作战原则之一。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突然袭击旅顺口俄太平洋第一分舰队;侵华战争中,日本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对当地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以航母机动编队突然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主要基地珍珠港,同时分兵多路对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属地大举进攻,开战后才向美国宣战。日本在未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有预谋、有准备的突然袭击,是国际法所禁止的。但尝到甜头的日本,对此全然不顾,相反却把发动突然袭击作为开战传统。不宣而战、突然袭击,帮助日本实现了以小博大、以弱衅强的战略目的,但同时也形成并强化了日本极富投机性、冒险性的战争性格,致使日本往往赢得了战役胜利,却输掉了整个战争。

  战争手段的残暴性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野蛮性为世所罕见。日本对被侵略国家军民极度野蛮残忍,实行法西斯式的烧杀抢“三光政策”,在占领地以“军事镇压、警察管制、经济管理、文化统治”多种手段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给被侵略国家造成了沉重灾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军攻入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从户部就掠走300万两白银;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掠夺和摧残,犯下了大量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日军在占领地开展杀人比赛,制造了多个无人区,仅南京大屠杀就造成了30万人死亡。日本侵占东南亚各国之后,以“勤劳奉仕”的名义,强征劳工。为建泰缅铁路,有10万亚洲劳工、1.6万名盟军战俘死于非命。日本在东南亚还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45年,美军发动马尼拉作战,日军实施疯狂大屠杀,一个月内约10万名菲律宾平民丧生。日军的行为野蛮透顶,令人发指,英美的报刊也都谴责“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战争掠夺的空前性

  通过对外武力扩张和战争掠夺来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是日本进入近代社会的显著特征。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本获得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台湾,并从中国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日本当时年财政收入的7倍,为日本近代工业、教育发展等掘到了第一桶金,军力也得到倍增。通过日俄战争,迫使俄承认其独占朝鲜半岛,并与俄瓜分中国东北,取得南库页岛。通过参加一战,日本取得了德国在中国的利益。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在全面侵华战争中采取“以战养战”方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掳掠各种资源和劳动力,1931年至1945年,日本掠夺的资源、榨取的劳动和蓄意破坏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当时超过2000亿美元。日本通过抢占银行、票号,掠取现金,印制、强迫使用军用票,伪造法币,在占领区开设日伪银行等手段大量掠夺中国的金融资源。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又疯狂掠夺东南亚各国资源,对东南亚的石油、矿产及农业资源采取了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原本盛产粮食的东南亚国家出现大饥荒。日本的掠夺不仅给当时被侵略国带来巨大灾难,而且长期影响其战后恢复和发展。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提高工会会员普惠服务水平的思考

    在新生代职工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运用多层次的服务内容,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提升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工会会员普惠服务就是顺应时代要求,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创新载体。

  • 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之家建设的探索

    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混合所有制企业工会工作只能巩固不能削弱,职工队伍建设只能加强不能松懈。大力建设职工之家,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担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 当前稳就业的政策措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能够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的必要条件。

  • 在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工会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工会组织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工会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