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企业界代表委员热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两会聚焦】中国企业“走出去”踏上新考场
邓崎凡 沈刚
//www.workercn.cn2016-03-05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国政协常委、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企业在布局“一带一路”上出了“大手笔”——2015年10月,在随中国基础设施(能源)工商企业考察团赴印度考察期间,他代表集团向印度总理莫迪递交了正式的投资意向书,计划5年内投资16亿美元,建设150万千瓦太阳能。

  “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辐射周边许多国家和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将持续关注、深耕‘一带一路’,加大海外业务拓展与国际产能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正在出席全国两会的南存辉委员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中国企业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中坚力量。”

  2015年3月底,多部委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如今,不仅正泰集团这样位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域内的企业“闻鸡起舞”,许多内陆省份的企业也借战略东风“走出去”。

  今年全国两会上,“一带一路”更成为企业界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他们眼中,“一带一路”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

  王镇环代表就职的金川集团公司,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省份的甘肃。去年5月,金川集团旗下公司达成了在白俄罗斯投资1000万美元的协议。

  “‘一带一路’战略给金川集团带来重大机遇。”王镇环代表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展中亚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关工作,“我们的太阳能产品、机械制造产品等也将进入这一市场”。

  广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同样在2015年,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委员也经历了企业布局“一带一路”的大事件:当年9月,埃塞俄比亚总理率多部门官员到东莞市参观考察时,华坚集团与进驻埃塞俄比亚的16家企业代表签订合作意向,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兴建的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城准备在未来3年至5年内发展成制鞋业产业集群,计划吸纳就业3万人。

  张华荣委员表示,“‘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这将会成为企业资源可靠的供应地,也会是企业市场开拓最好的地方。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要转移到海外,可以留下企业总部,留下两端,国内产业要做品牌、做营销、做开发。”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到底意味着什么?身处其中的企业家深有感触。张华荣委员坦言,“有机遇、挑战、风险、危险等悲喜交加的味道。”

  “‘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升级版的考场。”山东重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代表说,“产能外迁对企业的市场研究、技术创新、文化融合、管理模式匹配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庆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左宗申委员讲述了企业的经历:“我们在1995年就已经走出去,后来被打回来;2000年初又走出去,2010年又被赶回来。所以,要想得到对方的认可和配合,企业自身的条件必须过硬;否则企业的风险就太大了,‘一带一路’就只能是一个概念。”

  “一带一路”该如何从“概念”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经济学家刘志彪委员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和对市场网络营销的投入,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通过转移富余资本和产能,使自己的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产业升级。

  “‘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政治、金融、法律、文化、风俗、贸易壁垒等诸多挑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南存辉委员说,风险和机遇从来都是并存的,要想从“一带一路”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企业还要从多方面努力。

  中国企业布局“一带一路”,踏入新考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本报北京3月4日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