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中国文化生成史
任放//www.workercn.cn2014-10-27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勾勒中国文化生成及衍变的恢宏历史图景,力求呈现中国文化多元汇聚、自成一体、生生不息的结构性特征——

开创文化史研究的新范式

《中国文化生成史》,冯天瑜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凡学术之精进,通常系由少数富于原创性能力的学者在历史的某一时点,对某类问题阐发不囿旧说之新见而引发。著名史家冯天瑜教授新近完成的70万言《中国文化生成史》,开创了文化史研究的新范式。冯氏此著构思于1990年,着笔于2011年,此间学术资源的积累堪称厚实,中西交通的深度前所未见。《中国文化生成史》的铺陈舒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对文化史之若干关节点进行通贯性的阐释,详其实质之义理,略其兴衰之表象,矻矻于历史思辨之张扬

  作者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古今之辨、中外之辨等要旨入手,详加剖析其内在肌理,为全书的立论确立了基本的学术立场。尤其是,作者将“中国文化生成史”与“中国文化史”作了谨慎的界分,即两者不是简单的上下统属关系,而是两大互相涵摄但又相对独立的动态的知识体系。惯常的“中国文化史”的写作,多按时间序列(主要依王朝更迭体系)布列史实,明断是非;亦有按门类编排者,凸显专题性,而将时间变迁隐含其间。此类文化史,其优长在于线索清晰,文化流变之轨迹了然于心;其弊端在于,因体例所限,理性思辨之纵横捭阖难以展开,从而止步于史实之坚固,无暇顾及史论之宏深。相较之下,冯氏创发之“中国文化生成史”既可承续前者重时间、重专题、脉络明晰之风骨,又可避开前者受时间、史实、体例诸般之掣肘,摆脱教材式的虽平实而欠深度的写法,发扬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之史学评论传统,对文化史之若干关节点进行通贯性的阐释,详其实质之义理,略其兴衰之表象,矻矻于历史思辨之张扬。

  在某种意义上,“文化生成史”的提法本身已打开文化史研究的一片新天地。作者还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谈论文化生成的基础。冯氏指出文化生态包含四大因素,即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强调文化并非某一生态因素单独决定,生态综合体提供文化生成的基础,诚为公允之论。

  在“地理”、“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都提出颇具学术价值的观点,大有历史哲学之意蕴

  冯氏将文化生态诸因素进行专题性论述,以勾勒中国文化生成及衍变的恢宏历史图景,力求呈现中国文化多元汇聚、自成一体、生生不息的结构性特征。

  其间,作者对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主义的保守立场,但对虚骄之气保持惕戒,在弘扬传统文化之固有精神之际,并未减损以科学理性为旗帜的批判性锋芒,体现出以追求知识本真为职志的史家本色。

  在“地理”单元,作者将地理环境置于文化生态视野之下,逐一检视“心智决定论”、“地理唯物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逻辑失误,对中国文化生成的具体地理因素予以客观评述,强调环境的丰富性是中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前提之一,深入探讨地理隔绝与中国文化特性、中国人特有的世界主义与海洋意识、郑和之后何以没有出现“第二郑和”诸问题,不同于某些论者将地理与文化之关系进行简单比附的肤浅之见。

  在“经济”单元,作者将农耕与游牧定位为两种前现代文明类型,论证了两者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复杂共生关系。与此同时,作者将封建“领主制”与非封建“地主制”界说为农业时代的两种土地所有制,在吸纳前贤论说的基础上,对中国土地制度史的历史分期作出全新判断:殷商、西周时期,是土地王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的领主经济阶段;周秦之际,是土地制度变革阶段;两汉至明清,是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地主经济阶段。

  近年来,作者致力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研究,其最有学术冲击力的成果不是外来之词汇如何楔入中土,而是对“封建”一词的深入考析,几臻于陈寅恪“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之境界。由此引发的学界论争,俨然已是现代中国文化演进的重要事件。

  在“社会”单元,作者聚焦于宗法传统,从宗族制与考选官僚制相契合、父系原则与家国同构等议题入手,论析宗法制之根深蒂固,并对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特质进行了条分缕析,包括法祖尊统、教民追教、德治主义诸要目,均切中肯綮。

  在“政治”单元,作者把注意力放在皇权文化上。关于中国皇权政治的特点,作者从“君权神授”与“民为邦本”、“君本位”与“官本位”、君权与宗法制、君权与相权等八个方面予以透视,尤其对皇权的“专制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析,重点放在辨识制约皇权的形而上因素(“天-理”、“法-礼”)及社会结构因素(贵族、官僚体制与民间自治),兼及近古士人企图解构专制的思想突进。应该说,皇权文化之论,既是作者“封建”考论之延展,两者在致思路径上一脉相承;亦是全书颇具学术价值之华章,大有历史哲学之意蕴。

  在宏观层面进行思想阐发,对中国文化特质及其世界影响、中国文化史分期等议题作出延展性的思考

  对于宏观层面的思想阐发,旨在从史论的基础上,对横亘古今之相关问题作出延展性的思考。其荦荦大端,计有三个议题:

  其一,中国文化特质及其世界影响,重点在于中国文化的结构性特色,涉及“内圣”与“外王”的伦理政治、“阳儒”与“阴法”的权谋、“民本”与“君本”的纠葛、“政学”与“技艺”的分合、民族性格、近代性挑战等,深刻而不失偏颇。

  其二,中国文化史分期。近百年来,历史分期是争讼不息的重大学术问题。本书在梳理各派之说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史分期提出了明确主张:从采集到农耕、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共同体,是史前文化;夏商周“三代之治”,是宗法封建文化;秦至清,是皇权文化(中唐至清中叶出现文化转折);晚清迄今,是现代文化,涉及“中体西用”论、“冲击-反应”论等多种有影响力的文化模式。这一文化史的分期说,奠基于作者数十年文化史研究之功力,自成一家之言,其意义当不限于文化史之隅,而必将扩展到中国史诸领域。

  其三,对中国文化的前瞻性思考。眼下诸般文化研究之言说,或缺乏历史根基而流于浮泛,或囿于史学之门槛而失却现实关怀,兼有历史之胸襟与开放之视野者可谓少矣。冯氏潜心学术而不迂阔,关切时势而不媚俗,游刃于学术与现实之间,秉持社会之良心、史家之才学,对中国复兴、文化创新、文明对话、基尼系数、中等收入陷阱、贪腐与法治等热点问题多有评议,皆为高屋建瓴之文化学观照。(作者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