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换个角度重返古诗词现场
//www.workercn.cn2018-01-23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书名:古典的魅力 作者:张麒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李跃

  知名学者刘再复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有两大血脉,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重秩序、重伦理、重教化的一脉;一是以从老庄禅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红楼梦》的重自然、重自由、重个体的一脉。两脉都有高价值,都是伟大的思想存在。

  对性情中人张麒先生来说,显然更看重后一种文化血脉。他潜心研究红学,前几年出版《红楼梦经济学》,轰动一时。他醉心于中国古典诗词,最近,他的《古典的魅力——中国古代诗歌别解》问世,也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要点就在于“别解”上。他在自序中说,“……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揽下了诸多困惑和不解,甚至不满意。而且我发现,所有使我困惑不解的地方都有大师们给我们留下的再清楚不过的注释和讲解,所有令我不满意的地方大都是我的父兄、教师们认为绝妙和精当之处……阅读欣赏的模式一旦根深蒂固地形成,将导致审美的倦怠,直至导致阅读主体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他决心以一己之力挑战权威,或者说,挑战长久以来所固化的阅读路径依赖,去还原他认为被遮蔽的事物的真相。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唐代贺知章的那首《回乡偶书》;“少时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照通常理解,这里的“儿童”即为小孩子之意,从未觉得有何不妥。但张麒认为,如果是这样,诗的意境就大打折扣,“反差”得不到位。一个过路老翁,小孩子见得多了,再平常不过,哪有什么相识与“不相识”的缘起呢?更没有“自何处来”的猜疑发问和“取”笑“的道理。况且,儿童“笑问”也不符合唐代的礼仪规范。在他看来,若将“儿童”断开来解,即意指儿时的小伙伴,才显得顺理成章、合乎情理——虽然这也只是张麒的一家之言,但这种摆脱思维惯性的怀疑精神,这种新颖独到的“别解”,还是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再比如,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诗《田家》被很多选本选中:“啾啾雀满树,霭霭东坡雨。田家夜无食,水中摘禾黍。”很多人认为这首诗描写了“种田人的痛苦生活”,其根据就在于“夜无食”这三个字上。

  而张麒的理解是,全诗看不出农民夜里冒雨到水田里“摘”没有成熟的稻子来充饥的事实。他认为,“夜无食”的“食”在这里不光有“食物”之意,也可作动词解为“吃”的意思,即这首诗写的只是一个雨中抢收的场景,而不是农民夜里饿得不行了非要弄些半生不熟的庄稼来充饥。作为一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个人完全赞同张麒的这一解读,认为这才是“正解”——我的湖南老家有一个词语叫“双抢”,即抢收、抢种之意,因为作物的收与种是要遵循时令的,小时候,我就有过“夜无食”,顶着星光、握着镰刀走向稻田的经历与体验。

  这一本《古典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刘再复所谓重自然、重自由、重个体的文化血脉的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别解”的魅力。张麒秉承“惟陈言之务去”的学术底线,打破陈见,直抒新意,给读者带来了别样的阅读体验,也让人们抵达古代诗人的内心有了更多的维度与可能。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