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司马光和王夫之分歧的公案-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法治

引起司马光和王夫之分歧的公案

丁万明
2019-04-01 07:55:12  来源:学习时报

  丁公是项羽手下的将领,他还是季布的舅舅。刘邦彭城大败之时,丁公奉命追击,越追越近,眼看刘邦就要走投无路,刘邦便回头对丁公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两贤岂相厄哉!”好汉何苦为难好汉?丁公一听,居然在两军厮杀的战场上,止步不追了。他当即领兵撤还,等于放了刘邦一条生路。为什么刘邦一句话丁公就放人?这是刘邦的江湖阅历的本能反应。江湖上常讲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家多堵墙。刘邦被逼到绝路,只能赌丁公也许认同江湖规则,说出了这句话,果然丁公网开一面,把刘邦给放了。

  丁公是季布的舅舅,季布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侠客一流的人物。一诺千金的典故说的就是季布。季布的弟弟名字叫季心,也是一位侠客人物。当时关中流传一个说法,叫做“季心以勇,布以诺,著闻关中”。意思是当时关中人都知道季心以勇猛著称,季布以守信闻名。丁公作为季氏兄弟的舅舅,应该也是深谙江湖之道的人物,所以他当即领兵撤还,等于放了刘邦一条生路。

  等到项羽灭亡,刘邦要开始分封了,丁公来谒见刘邦。刘邦怎么对待丁公?他把丁公拉到军营中示众,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并且特别强调,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

        王夫之反对

  对刘邦的做法,大学者王夫之很不赞成,他认为刘邦杀丁公是错的。王夫之认为,以大义征服天下的人,用的仅仅是诚心而已,心中不愿而勉强去做,以标榜其名声,于是天下人就会认为义与人心相悖且不和顺于理。试想,当汉高祖处境窘迫之时,难道果真会认为丁公应当处死因而日后一定要杀死他吗?当他诛杀丁公之日,难道又果真能够忘记当年丁公曾解救过自己的危难,而不认为这是丁公对自己的恩德吗?

  王夫之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使天下知为臣不忠者之必诛而畏即于刑,乃使吾心违其恩怨之本怀,矫焉自诬以收其利。然则义为贼仁之斧而利之囮也乎?”王夫之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让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做人臣如果不忠则必受惩罚,从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这样,那么“义”不就成了伤害“仁”的大斧和导致私利的诱饵吗?所以,刘邦赦免季布的罪过并予以重用,是很好的,足以激励臣子忠君报国,无有二心。至于丁公,废而不用就可以了;杀了他,则是引导天下人忘恩负义。恩情既然都可以忘记了,如果不是刑戮紧随其后,那么浩荡无极的君父之恩,为什么不可以忘记呢?

  王夫之是大学者、思想家、伦理学家,他站在伦理学的角度提出,要用大义收服人心,要将心比心,用诚心换诚心,不能把大义功利化。所以,王夫之强调,义,有天下的大义,也有自己心中的精义。大义必须恪守,精义不能功利化。否则就是以恶导善,那可就贻害无穷了。

  司马光赞成

  对刘邦斩杀丁公之举,历史上有另一派声音,认为刘邦做得对,其代表人物就是司马光。司马光是史学家,更是政治家。他站在政治家的立场看问题,认为一个王朝要想长治久安,一定要讲政治操守。

  他专门写了一篇“臣光曰”评论此事。司马光认为,汉高祖刘邦从丰邑、沛县起兵以来,网罗强横有势力的人,招纳逃亡反叛的人,也已经是相当多的了。待到登上帝位,唯独丁公遭受杀戮,这是为什么?“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群雄并起争相取胜的时候,百姓没有确定的君主,谁来投奔就接受谁,本来就该如此。但是,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待到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臣服时,这么做就不对了。司马光接下来的这番话就非常有政治水平,他说:“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如果不明确礼义以显示给人,致使身为臣子的人,人人怀有二心以图求取厚利,那么国家还能长治久安吗?因此汉高祖据大义作出决断,使天下的人都清楚地知道,怀揣个人目的布施恩惠给人的人,尽管他救过自己的命,依照礼义仍不予宽容。司马光认为,似此杀一人而使千万人畏惧,这不就是深谋远虑吗。汉高祖的子孙享有上天赐予的禄位400多年,这就是汉王朝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刘邦为何要这样做

  刘邦斩杀丁公,引来争鸣,司马光和王夫之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学者,从学者的角度看问题,孰是孰非,各有各的理由。但刘邦斩杀丁公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

  刘邦为什么要杀丁公,出人意料吗?在当时来说,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为什么?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被丁公追杀时的刘邦还身处江湖,而如今已经身居庙堂,角色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不问是非只讲义气;庙堂有庙堂的法则,要讲政治,讲操守。从治国理政的角度讲,正所谓“攻守之势异也”。

  司马光和王夫之分歧的关键在于站位不同。司马光作为政治家,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问题,他看到,正是因为刘邦强调为人臣者要以新的政治立场看问题,强化了政治同盟意识,这才有了此后“非刘姓而为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这才有了诸吕之乱之后的周勃安刘、元勋功臣推举皇帝之举。东汉时期党锢之祸、外戚专权、宦官随意废立皇帝的事多有发生,但极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反叛朝廷。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作为刘氏宗亲已经沦落到卖草鞋的地步,但凭着“大汉皇叔”的身份,仍然有号召力,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实力强大、特立独行的曹操已经取得了事实上的江山社稷,但仍然不敢公然称帝,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证明了刘邦的决策是对的。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创新职工群众工作 提升维权服务本领

    观点提示:广大工会干部要增强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成就感,热爱职工群众工作,创新职工群众工作,丰富职工群众工作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市场可达性、人口流动与空间分化

    目前的高铁网络规划基本覆盖了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城市区域,在满足空间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同时,对促进要素流动与集聚有着积极作用。以上研究具有如下政策启示:首先,大力发展高铁的同时要兼顾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勤成本不仅受到高铁影响

  • 互联网使用、就业决策与就业质量

    在信息化时代,由互联网创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台,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提供的及时有效信息因此,首先,要继续推动互联网的全民化、普惠化建设,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培训,激活更多的潜在用户

  • 为什么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稳就业居于首位。这个安排和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在各项政府工作中给予就业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宏观政策中赋予就业更高的优先序。

访谈

文献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 毛泽东的入党时间为何是1920年

    今天的中央档案馆保存着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毛泽东亲自填写的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在登记表的“入党时间”一栏1920年初,毛泽东身处北京,正忙于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张敬尧是皖系军阀,1918年3月就任湖南督军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