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电梯”迈出第一步-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科技

“太空电梯”迈出第一步

庞之浩
2018-10-11 11:23:48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日本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一对超小型卫星,首次进行“太空电梯”试验。

  据称,国际空间站将释放这对边长为10厘米的立方体卫星,并用长约10米的缆索将它们连接,通过电动机转动,一个类似电梯吊箱的容器将从缆索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这将是人类首次在太空缆索上移动容器。短短10米缆索,迈出了实现太空电梯的第一步。

  太空电梯的概念早在1895年就由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1979年,著名科幻大师克拉克在小说《天堂的喷泉》中,再次提出了太空电梯的设想。其实,太空电梯和普通电梯的原理相似:需要长长的缆索,一端固定在地球上,另一端固定在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的平衡物(如大型卫星或空间站)上,在引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相互作用下,缆索被绷紧,电梯可沿缆索上下运动。

  目前,人类进入太空的主要工具为运载火箭,为了摆脱地球引力,其自身携带的燃料占火箭总重量的90%左右。每运送一千克有效载荷上天的成本至少需一万美元,性价比很低。如果通过太空电梯进行天地往返,虽然造价很高,但不需要动用大量燃料,建成后的运行费用会大大降低,还能像高速公路一样24小时运转。一项测算显示,用太空电梯运送人员和货物到太空,成本只有目前所需的1%。

  研制太空电梯的最大挑战,是要开发出数万千米长的超强缆索,据估计,缆索的总长度需10万千米左右。这对缆索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非常轻,而且要极其牢固,才能经受得住大气层内外任何物体的撞击。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太空电梯都只是一种想象,直到1991年碳纳米管的出现,才赋予了太空电梯更大的实现空间。碳纳米管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一根像缝衣线粗细的碳纳米管,就能承受一辆汽车的重力。目前,日本、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都在着手这方面的设计,方案大都由基座、缆索、吊箱和动力系统等组成。

  眼下,太空电梯的制造除了需要突破材料等方面的限制,还有许多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如雷击、飓风、流星、原子氧、太空碎片等对其运行产生的影响。有些问题已有对策,如将基座选在无雷区以避免雷击;也有专家建议选择一个更适宜的中转站,如在月球上建造太空电梯。因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依靠目前科技水平制造的合成纤维缆索即可达到强度要求,而且月球周围也不受雷击、飓风、太空碎片等问题的困扰。

  无论如何,缆索都是太空电梯最关键的环节。近些年来,一些国家正紧锣密鼓研制强度更高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使太空电梯从天方夜谭朝着现实发展。也许在不远的未来,人类真的可以搭乘“天梯”进入太空。

  (作者为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如何串起散落的“红色珍珠”

    “小个专”党组织通过有“情味”的组织管理、有“党味”的引领服务,团结凝聚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资料图片“小个专”党建不但为流动党员找到了“家”,更为他们搭建了创业创新、发挥作用的平台。新华社发

  • 劳动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新的综合技能。信息社会,很多工作需要处理复杂的工作情境,需要学生具备复杂能力。不论劳动课程设计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需要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角度思考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传承中华民族勤奋进取的优秀文化

  • 培养劳动精神为孩子幸福奠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人才竞争呈白热化趋势,重视劳动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以劳树德 以劳增智 以劳育美

    徐长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

访谈

文献

  • 84年前这份不起眼的文件,竟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一份84年前由红军总政治部下发的文件,题目是《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这份文件的签发日期是1934年10月9日,文件要求各部队“必须在沿途进行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广泛的进行口头宣传

  • “抗战文献平台”与抗战史研究的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对抗日战争研究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史料的掌握,是史学研究的根本之一。然而,史料收藏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术研究的不平衡,实际上也限制了学术的均衡、自由发展。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