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替身:探索人生的无数可能-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科技

数字替身:探索人生的无数可能

佩德罗·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
2018-10-17 08:23:03  来源:光明日报

  3.人工智能与自由意志

  一旦我们获得主算法,并输入由每个人产生的大量数据,人工智能系统就可能通过学习得出每个个体的非常准确和详细的模型:我们的口味和习惯、优点和缺点、记忆和愿望、信仰和个性、我们在乎的人和事,以及任何特定场景下我们会如何回应。我们的模型实质上能够预测我们将做出的选择,这既令人兴奋又令人不安。

  许多人担心,拥有这些能力的机器会利用它们新获得的知识来夺走我们所有的工作,奴役我们,甚至消灭我们。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它们没有自己的意志。基本上,所有的人工智能算法都是由我们设计的目标驱动的,比如“找到从酒店到机场的最短路线”。这些算法与普通算法的区别在于,它们可以灵活地决定如何实现我们为它们设定的目标,而不是需要执行预先定义的一系列步骤。即使通过不断执行任务而得到优化,它们的目标仍然没有改变。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的方案会被自动放弃。此外,人类会核查机器的成果是否符合我们的目标。我们还可以验证机器有没有违反我们对它们施加的限制,比如“遵守交通规则”。

  然而,当我们想象人工智能时,我们倾向于将人类的特质,如意志和意识投射其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更熟悉家用机器人这样的类人人工智能,而不是无数工作在幕后的其他类型的人工智能。好莱坞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描绘成人类的形象,也促使我们产生了这种印象。当然,好莱坞采取这样的策略可以理解,这能让故事变得更有吸引力。人工智能只是一种解决难题的能力,而这一任务并不需要自由意志。它与人类作对的可能性,并不比你的手突然不听使唤,扇自己耳光更大。和其他技术一样,人工智能技术将永远是我们自身的扩展。我们所设计的人工智能系统越强大,人类也就受益越多。

  那么,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未来变成什么样子呢?智能机器确实会取代许多工作,但对社会的影响可能类似于以前的自动化机器。200年前大多数美国人都是农民,如今机器已经取代了几乎所有的农民,却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末日论者认为,这一次是不同的,因为机器正在取代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肌肉,更是我们的大脑,这将让人类无事可做。但是,人工智能距离承担我们的所有任务仍然非常遥远。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和人类将擅长不同的事情。机器学习的主要作用将是大大降低智力成本。这种普及进程将让人工智能在更多的领域变得经济可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改造旧的工作,让相同数量的人力能完成更多工作。

  然后,还有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宣扬的“奇点”。他设想,技术进步会永远不断加速:机器学会制造更好的机器,而新的机器又能制造出比它还要好的机器。但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即便是量子计算机——它的计算能力也受到物理定律的严格限制,而且在某些方面,我们距离这样的极限已经不远了。人工智能的进步,就像其他一切的进步一样,最终会趋于平稳。

  另一个在未来学家中流行的观点是,我们自身的计算机模型将变得非常完善,以至于与真实的我们没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自己上传到云端,永远作为软件的一部分存在,不受现实世界的恼人的约束。不过这面临着一个问题:它在生物学上可能行不通。为了上传你自己,你需要一个精确的模型来描述你的每一个神经元,以及它们储存的记忆。你必须非常可靠地采集这些信息,使得模型的预测结果尽可能地符合真正神经元的行为——这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即使这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如果你有机会,你真的会上传自己吗?你怎么能确定你的模型并没有丢失你的一些必要记忆——或者,这个模型真的拥有意识吗?如果一个小偷以最为绝对和完整的方式偷走了你的身份呢?我相信,只要人们可以,都会选择死守他们那黏黏的、以碳为基础、计算机科学家戏谑地称之为“湿件”(wetware)的本体——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4.人工智能警察抓捕人工智能罪犯

  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事实上只是人类进化的延续。在《延伸表型》(Extended Phenotype)一书中,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谈到,动物基因控制的不只是它们的身体,还有环境,而且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从杜鹃产蛋到河狸筑坝,都是如此。技术就是人类表型的延伸,我们今天所构建的是我们的另一层技术外骨骼。未来人类会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我认为最可能出现的情景要比通常的推测更有趣。

  在十年内,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拥有一个“数字替身”,这个人工智能助手将比我们今天的智能手机更加不可或缺。你的数字替身不需要和你一起移动,它很可能存在于云中的某个地方,就像你现有的个人数据一样。我们可以在Siri、Alexa和Google助手等虚拟助手中看到它的雏形。数字替身的核心是一个你自身的模型,该模型将从你与数字世界互动时产生的一切数据中学习,包括桌面电脑、网站、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扬声器、恒温器、手机信号发射塔和摄像机等环境传感设备。

  我们的学习算法越好,我们给数字替身提供的个人数据越多,它们就会变得越精确。一旦我们有了主算法,就可以通过增强现实设备和其他个人传感器连续捕捉你的感觉和运动信息,这样一来,数字替身会比你最好的朋友都更了解你。

  你的数字模型和数据将由一个“数据银行”来维护,这与你用来储蓄和投资的传统银行不同。许多现有的公司肯定愿意为你提供这种服务。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表示,谷歌想成为“你的大脑的第三个半球”,但如果你大脑的一部分要通过向你展示广告来维持它的存在,你可能不愿意。最好是由利益冲突更少的新型公司或由与你志趣相投的人形成的数字联盟来给你提供更好的服务。

  毕竟,人工智能最值得担心的地方不是它会自发地变邪恶,而是控制它的人会滥用它(用法国人的话说,cherchez l’humain——“看,问题根源总是在人类身上”)。因此,你的数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你的模型永远不会被用来损害你的利益。你和数据银行都必须保持警惕,时刻监控人工智能犯罪,因为这项技术同样也能增强坏人的能力。我们将会需要人工智能警察来抓捕人工智能罪犯。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1984年出版的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就描写了这样的警察,他称其为图灵警察。

  当然,这也给某些机构提供了机会,让它们更容易监视和约束你。考虑到机器学习的发展速度,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中的情景也可能出现——人们在即将犯罪时被提前逮捕。还有,在我们所有人都能获得一个数字替身前,世界已经适应了部分拥有数字替身的人的生活节奏,这对那些尚未获得数字替身的人也意味着不平等。

  5.虚拟空间的无数种人生

  作为个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不要自满,不要盲目信任我们的数字替身,忽略它们才刚诞生没多久的事实。人们很容易忘记,人工智能就像具备某些超常能力的自闭症患者,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如此。从外表看,人工智能似乎是客观,甚至完美的,但在内里,它们同我们一样有诸多缺陷,甚至更多,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例如,人工智能缺乏常识,很容易犯一个人永远不会犯的错误,比如把横穿马路的人误认成被风吹起的塑料袋。它们往往只能理解我们指令的字面意思,精确给出我们要求的东西,但那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所以,在告诉自动驾驶汽车不惜一切代价把你准时送到机场前,要三思。)

  实际上,你的数字替身和你如此相似,以至于它可以在各种虚拟互动中替代你。它的工作不是像你一样生活,而是要帮助你选择那些你没有时间、耐心或知识亲自去选的东西。它会阅读亚马逊上的每一本书,推荐一些你最可能想要阅读的书。如果你需要一辆车,它会研究各种选项,并与汽车经销商的替身讨价还价。如果你在找工作,它会寻找所有符合你需要的职位,然后为你安排最有可能通过的真人面试。如果你被诊断出了癌症,它会尝试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法并推荐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让你的数字替身参与医学研究使得更多人受益也是你的道德责任。)如果你正在寻找爱侣,你的数字替身将会与所有符合条件的数字替身进行数百万次的虚拟约会。在虚拟空间中擦出爱情火花的情侣们则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约会。

  从本质上说,你的数字替身会在虚拟空间中度过无数种可能人生,这样活在真实物质世界中的你就可能选出其中最好的一个版本。你的模拟生活是否真实,你的数字化身是否有某种自我意识,就像英剧《黑镜》( Black Mirror)中的一些故事那样,都是有趣的哲学问题。

  一些人担心,这意味着我们将把自己生活的控制权交给计算机。但它实际上给了我们更多的控制权,而不是更少。你的模型还将从每次虚拟体验的结果中学习(你享受这次约会吗?你喜欢你的新工作吗?)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给出的建议会越来越接近你本人的选择。

  事实上,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潜意识的干预下做出我们的大多数决策,因为这就是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你的数字替身就像是大幅扩展了的潜意识,但它们之间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当你的潜意识在你的身体里独自生活时,你的数字替身将会不断地与他人和组织进行互动。每个人的数字替身都将继续努力学习其他人的模型,构成一个基于模型的社会,它们会以计算机的速度生活,探索所有的可能性,猜测我们在当下可能做出的选择。我们的机器将是我们的侦察兵,为独立个体和整个人类物种开辟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它们将带领我们去往哪里?我们将选择奔赴何处?

   本文由《环球科学》杂志社供稿

  (撰文 佩德罗·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 翻译 崔迪潇)

  作者简介:

  佩德罗·多明戈斯是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

  本文译者:

  崔迪潇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

1 2 共2页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深化北京工运史研究的思考

    北京地区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员涌现出一批党的早期领导骨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北京工运史的研究和宣传必须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开辟新境界。

  • 新时代应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发展历史,经历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3个历史阶段。其间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转折:第一次转折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第二次转折发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 工人阶级作用的回顾与展望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我们党和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走过的极不平凡的道路,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中国工人阶级的奋斗历程和巨大贡献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工人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改革的不同时期,工人阶级都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沿

  • 担当加强中国工运史研究重任

    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发生和发展历史的学问。加强新时代中国工运史的研究,对于推进新时代工运事业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校近70年来,工运史研究薪火相传,集聚了一批工运史研究方面的学者,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访谈

文献

  • 84年前这份不起眼的文件,竟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一份84年前由红军总政治部下发的文件,题目是《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这份文件的签发日期是1934年10月9日,文件要求各部队“必须在沿途进行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广泛的进行口头宣传

  • “抗战文献平台”与抗战史研究的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对抗日战争研究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史料的掌握,是史学研究的根本之一。然而,史料收藏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术研究的不平衡,实际上也限制了学术的均衡、自由发展。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