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有序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科技

持续有序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

罗 平
2020-06-02 09:26:07  来源:安徽日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G60科创走廊目前已串联起长三角一市三省中的九个城市。持续有序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有利于长三角构筑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有利于我省合肥、芜湖、宣城等市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增添产业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G60科创走廊的空间布局逐渐升级。2016年至2018年,G60科创走廊先后从“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的1.0版,拓展到高速时代的“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2.0版,再升级到目前“高铁时代的3.0版”,形成以上海松江为核心和枢纽、以G60国家高速公路和沪苏湖高速铁路为轴线,贯穿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的“一廊一核九城”总体空间布局。九城市区域面积约7.6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900万人,2019年GDP总量约6.42万亿元,占长三角一市三省GDP总量的1/4左右。拥有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42个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依托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九城市“2小时同城圈”效应明显。为促进九城市区域合作全面提速,由科技部牵头协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与一市三省科技部门、九城市人民政府成立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及专责办公室。目前,G60科创走廊建设成效凸显。一是区域合作更加紧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等产业集群,九城市联合建立了合作示范园、“1+7+N”产业联盟体系。在合肥、芜湖、宣城等市挂牌成立了环境产业、机器人、核心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示范园。二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见成效。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出台了15条金融政策。成立了G60金融服务联盟,已上科创板股票12只。三是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合肥、芜湖等地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窗口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实现九城市89个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一网通办”专窗全覆盖。实现12.57万套科学仪器互通互享,签署了人才交流合作协议。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G60科创走廊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产业协作分工还需进一步明确、财税政策跨区域限制还需进一步破除等。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必须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新合作,勇于突破,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好“先行先试”作用。

  一要共同构建高效协同合作运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快顶层设计,研究出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对区域性建设目标、重点任务、资源布局、国际合作等进行协商,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合芜宣三市要围绕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动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要共同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依法合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服务流程再造、标准互信互认、数据汇聚共享。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和政策措施,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率先深化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率先构建地方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推动各地现有的金融风险监测系统互通共享。完善基础资源共享平台,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共建共享创业创新平台。共建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新型研发机构战略联盟,制定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建立统一的技术交易市场。

  三要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高地。瞄准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瞄准科技前沿,联合开展“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预研。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联合打造国家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合肥市要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积极培育并牵头组织参与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共同设立科创走廊G60联合攻关计划,建设具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技术集群。共同提炼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联合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

  四要共同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建立G60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同、错位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示范基地,联合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业,推动形成一批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区域产业、区位等优势,构筑区域联系紧密、产业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推进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合作、税收分享等“科创飞地”模式。依托现有的国家高新区、经开区,加大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推动优势产业相对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和协同发展。依托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等载体,共同打造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发展高地。

  五要共同构筑产城融合宜居生态。协同打造合肥、杭州等长三角交通枢纽,协同构建一体化轨道交通网。探索建立与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相匹配的产业规划和用地制度,优化规划土地管理。加快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芜湖江北产业集中区、宣城宛陵科创城等产城深度融合示范园区,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渗透,形成生态友好型高质量融合发展新高地。全面部署IPv6,加快5G商用进程,加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加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聚焦城市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融合等重点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发展“智能+”新业态,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作者单位:安徽省科技厅)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提高中小企业参与率 让企业年金惠及更多职工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从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工作研究】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培育工匠精神

    新时代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热点思考】关于工会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思考

    应站在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促进国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

  • 【问题探讨】发挥员工申诉处理机制的“安全阀”作用

    员工申诉处理机制是解决劳动争议、有效预防劳动关系冲突的机制,被称为“安全阀”,起到劳动关系源头治理的作用。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员工申诉处理机制,用“疏”而不是“堵”的方式、用协商而不是企业单决的方式处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期的劳动关系矛盾,这既是理性选择也是员工的意愿。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