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宁波探索-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宁波探索

钟春洋
2020-08-06 10:59:08  来源:宁波日报

  高层次人才引进后,怎么样留好、发展好是个难题。宁波市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工程每两年选拔一次,每轮培养期5年。截至2019年为第四轮选拔,之前实施的三轮选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共选出培养人选1636名,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项目研发、创业创新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分布在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一、树立跨界理念,打造“人才朋友圈”

  更大的“人才朋友圈”,让来甬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有亲切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更开阔的研究视野以及更为自由的创业环境。一是针对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型产业布局,构筑“人才朋友圈”,让相对成熟和有经验的高层次人才“传经送宝”,带动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勇于进取、发展成才。二是通过论坛、研修、对标等多种模式给予领军人才多种培训机会,加强学术合作,促进行业跨界、人才跨界及对标学习的跨界,促进一批重点领域、骨干企业项目的对接推进和落地实施。三是建立集学习、交流、交友、提升、合作为一体的“领军之家”,促进跨界跨学科的学习交流,在促进领军人才创业创新的同时,打造人才发展“品牌”。通过“领军之家”把相关的学科、学术、产业领域的人才“熟起来、热起来、动起来”,推进跨界交流、合作,实现倍增效应。

  二、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栽好“梧桐树”

  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企业和人才之间随时随地沟通、分享、互助、共赢的平台,以“人才圈”支撑“产业链”,推动关联产业在融合共生中做大做强,让人才共生和产业融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一是建立综合性的学习提升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共同体,完善教育与社会科学学科组、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科组、智能制造与工程技术学科组、综合学科组等功能,从学科建设的整体高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与经费。二是搭建高端、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搭建智能技术产业链合作平台、区块链产业链合作平台、大健康产业链合作平台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合作平台,依托平台,线上线下开展学术交流、技术交流、产业化交流。三是优化科研扶持平台。重点支持符合宁波市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重大载体建设,特别是智能制造“3511”产业体系建设的科技类项目。引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园区、基地建立孵化器。

  三、促进产学研企广泛合作,搭好“连心桥”

  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智慧化手段,使得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发生着巨变。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企业需求、人才项目、科研成果,分专业、类别汇编,利用微信推送和网上定向公布,供本地企业、投资机构和人才查询联系,实现人才和企业多点对接。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建设,针对不同人才群体设定相应的采集标准,形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客观鲜活的人才数据集。三是开展“领军初心”服务站点的建设。注重人才的“初心”教育,引导人才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和意识,形成“领军初心”服务特色品牌。四是建立科研成果展示中心。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科技成果展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各类人才向重大发展战略、重要支柱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等领域聚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通过各种方式的培养和交流,促使宁波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更多成果,进一步形成国家百千万、省“151”、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梯次培养体系。围绕“熟起来、热起来、动起来”,形成分层分类、线上线下、互动互促的人才工程平台培养模式,打造领军初心、领军格物、领军学堂、领军讲堂、领军探秘、领军之家等品牌活动,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作者为宁波市委党校教授)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凝聚起工人阶级的磅礴力量

    1921年8月11日,在中共一大结束不久,党中央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就在北成都路19号C(今成都北路893弄)一幢极为普通的石库门住宅里挂牌成立了。

  • 为健康“立法”,对过度加班说“不”

    落实强制休假,既保证了员工必要的休息休假权,对个别单位的人事管理来说也是一种行为矫正和规范。

  • 共享员工模式常态化发展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形态呈现多元化趋势,劳动用工形式也日趋灵活多样,“共享员工”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 《民法典》中劳动者权益保护条款解读

    纵观《民法典》条文,不乏与劳动关系存在诸多关联之处,它的颁布和实施将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较大影响。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抗疫与复苏须惠及所有人

    近年来,美国采取了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的单边主义姿态,因为美国认为国际组织对其保障自身利益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是一个障碍。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