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构筑协同共治新格局-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构筑协同共治新格局

朱耿
2020-08-13 08:24:47  来源:宁波日报

  在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过程中,深化探索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速构筑协同共治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治理技术创新,赋能宁波特质,搭建智能治理新平台

  新时代、新环境,社会治理必须倚重新一代科学技术,技术创新是协同共治的基础。尤其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用一双双“天眼”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地为社会治理提供客观数据,增强社会治理的精准应对能力。

  宁波作为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在数字化和技术创新领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一是城乡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成效卓著。宁波现已拥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单位8429家、行政事业和非企业单位29家,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2075家,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的企业16429家,制造企业的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率达到97.05%,各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二位,说明在数字化时代,宁波已具备了技术创新的数字化环境。二是宁波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科技赋能绩效凸显。2019年,我市全年专利申请量7.0万件,专利授权4.7万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15家,成为全国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之一。该数据昭示出宁波在技术创新领域不断铸就新的辉煌,已经积聚了较为坚实的创新力,在国际高新技术创新舞台上,正在从“并跑”向“领跑”大步迈进。三是技术创新搭建了智能治理的新平台,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技术创新驱动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加速了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设施的建设步伐。

  一流的硬件设施,形成了系统化的社会智能治理平台。实现治理数据的采集、汇聚、挖掘和应用的即时化,及时化解一系列社会治理的“疑难杂症”,进一步提升治理效率,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一致推进治理技术的创新,提升数字创新领域赋能强度,用先进的智能化治理平台为协同共治提供坚实支撑。

  二、探索治理路径创新,增强浙江辨识度,开辟融合治理新模式

  路径是迈向目标的方向选择,是付诸实践的行动展示,路径创新必然是协同共治关注的重点。在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涉及市、区县(市)、镇乡(街道)、村(社区)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每天产生的消费矛盾、邻里纠纷、劳资争执、企业博弈、市场竞争,无不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市域的交通、物流、游憩、医疗、生产、生活等领域错综复杂,更为社会治理添加了不确定事件。对此,必须大胆探索治理路径的创新,以方法、方式的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路径创新,要有利于增强浙江辨识度,发挥浙江及宁波的既有优势。历史上,浙江成功打造了“枫桥经验”。当今,宁波的“81890”求助服务中心、“小微权力清单”、“村民说事”等特色平台也是亮点纷呈。展望未来,在社会治理中,如何做强“城市大脑”,已成为路径创新的重要内涵。

  资源要素既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也是市域社会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和稳固提升的保障因素。推进资源要素的科学调配和合理流动,有效降低资源要素错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推进协同共治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推进协同共治、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宁波市情,路径的选择要坚持法治、民生、产业、文化和技术等五大维度。依靠法治,筑牢治城之根;托起民生,坚定立城之本;培育产业,拓展兴城之源;凝练文化,弘扬荣城之魂;聚焦技术,开启强城之门。要依靠宁波人的内敛和坚韧,创新探索法治呵护、民生驱动、产业强基、德治固本、技术引领的政府、社会、居民共同参与的融合治理新模式。

  三、加强治理机制创新,彰显中国气派,构筑协同发展新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面对诡谲多变的国际风云,虚实相通的互联网络,频繁多发的网络舆情,必须着力加强治理机制创新,为协同共治提供制度保障。

  一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技术支撑的市域协同治理体系,真正体现中国优势、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二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市域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城乡居民积极投身社会治理的主观能动性、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治理的主导性、中华优秀文化承传熏陶下以德治理的正统性;三要建立和实施综合评价、有效激励和依规惩戒的监督管理体系,以评价导引促使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和强化目标导向。协同共治发展体系的建立,不仅要重视实施起始的外化引导,强化全民参与的同化行为,更要倚重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化行动,同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陈望道一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在践行信仰中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将一切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陶行知:与共产党人风雨同舟二十年

    陶行知在民族民主革命中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至今仍然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激励广大知识分子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肝胆相照、风雨同舟,致力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