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科研生态-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如何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科研生态

万劲波 刘志远
2020-10-28 11:17:01  来源:学习时报

  核心阅读

  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原创引领型”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周期长、探索性强、风险高、进展不确定等特点更加凸显。传统“跟踪学习型”的学科布局、资源配置及科研生态急需转型。未来要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改革资源配置与评价激励机制,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厚实学科与人才根基,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营造良好软环境和微生态,保障科研人员潜心致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基础科学研究指从事自然和社会规律、逻辑及现象等问题研究的活动,简称基础研究。2018年以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都提出了优化科研环境的具体改革举措。

  新形势下,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原创引领型”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周期长、探索性强、风险高、进展不确定等特点更加凸显。传统“跟踪学习型”的学科布局、资源配置及科研生态急需转型。未来要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改革资源配置与评价激励机制,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厚实学科与人才根基,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营造良好软环境和微生态,保障科研人员潜心致研。

  学科与人才是基础研究科研生态的根基

  65年前,《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指出,“科学研究不仅是为了个别学科的前进,而且为了科学技术全面的发展,使各个科学部门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发展出更多的边缘学科,或者更多的生长点”,强调“对新生力量的培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新生力量的大量成长,要想迅速地大规模地发展科学事业,是不可能的”。15年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求“根据基础研究厚积薄发、探索性强、进展往往难以预测的特点,对基础学科进行全面布局,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基础研究,应遵循“厚积薄发”规律,健全学科与人才发展体系,厚实世界科学中心建设的根基,实现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基础研究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在创新链上容易被弱化。以竞争方式为主配置基础研究资源,有利于“短平快”项目,不利于潜心钻研。一些“冷门”学科因实用价值不能“立竿见影”,导致经费投入不能持续,人才流失严重,甚至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为此,要对各学科前沿方向进行系统监测,促进各学科均衡布局、交叉融合发展。加强对数理化天地生等传统基础学科,材料、信息等关键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优化热门学科的资源投入,提高投入产出质量和效率。支持专业机构、学会持续关注冷门、空白、边缘和新生学科发展,避免不可或缺的若干学科成为薄弱学科甚至绝学。普惠支持处于科研起步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稳定支持脱颖而出的中青年科学家安心在感兴趣的基础科学前沿深耕细作,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文化与精神是基础研究科研生态的灵魂

  先进生产力产生于科技创新实践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氛围,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的社会环境中。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是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国古代科学和技术曾领先于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明代以后,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中国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错综复杂,科学文化缺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建立起全面、自主的科研体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迈向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要增强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中国科学家群体不仅要以科技创新的新突破领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更需要以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引领新时代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担当作风、奉献精神等新风尚。以一流科研机构和一流学会为试点,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厚积薄发”特点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基础研究人才、成果的评价和奖励实行提名制,避免跑项目、争奖励、抢帽子,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评价、奖励中解脱出来。提高基础科研人员待遇,加强稳定经费支持力度,以代表作的科学贡献与质量而不是数量和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激励的依据。建设创新友好型社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引导更多有天赋、有兴趣、有能力、有勇气、有担当的青年科研人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基础研究队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软环境与微生态是基础研究科研生态的底层

  基础研究要取得原创性突破,不仅需要科研仪器与条件平台等“硬”设施作为支撑,更需要制度、管理与服务等“软”环境作为保障。良好的科研微生态和团队创新文化氛围是基础研究科研生态的底层。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向科学家们诚恳地讲,“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在他的号召、带动下,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近年来,从中央到部委、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举措,国家层面构建了“1+N”基础研究政策体系,宏观基础研究科研生态进一步改善,涌现了一批微生态典型。在学术规范、交流、监督与自律等方面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作用,形成了良好微生态。但一些地方、学会和机构的科研管理仍然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甚至存在“过度行政化”倾向,科技领域一系列利好的政策举措落实不到位,使“放管服”改革效果打了折扣。

  只有基层科研软环境与微生态大范围地得到改善,才能真正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和创新友好的社会氛围,显著改善整体基础研究科研生态。宏观层面,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加强部门统筹协调,避免政策冲突,形成改革合力,联合指导机构、学会和地方做好制度配套,确保政策落地实施。中观层面,明确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与价值创造导向,鼓励先行先试,细化相关项目、人才、机构、成果管理办法及评价奖励准则,防止政策落实走过场。微观层面,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完善科研诚信内控体系,建立求真务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评价制度,细化分类评价,优化科研软环境和微生态,营造良好学风作风,保障科研人员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潜心钻研和学术研讨,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科研生态,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政策制定者、科技管理者、科学共同体、广大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主体层面,发挥好科学家群体示范带头作用,使“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等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在全社会引领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创新力量。内容层面,坚持“四个面向”,强化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使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创新、社会进步相互促进。环境层面,以正向激励为主,提高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比重,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显著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与科研规范教育培训,压实相关主体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持续优化科研生态。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