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今日关注

以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张杨
2020-11-06 10:58:20  来源:陕西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之际召开的。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描绘出中国未来的宏阔蓝图。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主要目标的建议,与党的十九大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加速重构使我国参与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市场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任务更为艰巨。因此,谋划我国发展既要有短期科学规划,也要有战略性远景目标。

  “十四五”主要目标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十四五”主要目标的导向引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与此相适应,全会提出了“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进行了调整,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替代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现实需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高质量发展来推动。尤其是在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模式下,中国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伴随着市场供求错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升和供给侧质量不高,需要我们转向国内供给侧结构性高质量发展。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畅通国内大循环。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已经深度融入世界,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构成。因而中国发展的现实不存在要不要对外开放的问题,而是如何拓宽对外开放范围和领域,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筑牢基础,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保障,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中国的发展基调。中国通过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陕西“十四五”乃至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创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陕西是科技大省,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堵点,为国内大循环补足短板。着力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做强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海铁联运、空铁联运、公铁联运,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发展下,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

  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多元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中国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奋斗永不停步。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进发。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