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农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今日关注

激励农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万俊毅
2020-11-23 15:23:02  来源:广州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全方位和高质量发展乡村的各项事业,尽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大量分散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仍然不紧,尤其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衔接仍然不足,这制约了传统小农向现代农民的转型进程。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期,亟须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发挥农技人员服务小农户生产的优势,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持久动力。

  农技队伍是服务小农户生产经营的重要力量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仍有2.3亿户,占经营耕地农户总数的比例达到85.2%。如何使用各种有效方式让大量分散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新时代赋予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要求。有机衔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求突出、指向明确。从技术要素视角审视,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为小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支撑是有机衔接的重要方面。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上线使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实时提供服务的专职农技员有38万名左右,约占全国农技推广机构总人数的70%。在54万多名专职农技人员中,县乡两级农技人员数量占到92.26%,他们利用现代通讯视讯传播手段、经常走向田间地头以技术服务联结分散在广袤大地上的亿万农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扶智扶志和助农富民作用。

  新时代对基层农技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尤其是亿万小农的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亟须提质增效。新时代基层农技队伍要为小农户提供更高水平、更多内容、更有情感的生产服务。然而,目前基层农技队伍建设还存在职责范围不清、整体队伍不稳、人员结构老化、薪酬水平不高、支撑条件欠优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服务小农户的效果,继而影响小农户融入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多措并举建设高质量基层农技队伍

  当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力度加大,地方可以整合的涉农资金数量增多,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时机已经到来,应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力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农技员的氛围。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技队伍的建设,宣传农技员的英雄事迹,评选最美农技员和农技推广能手,表彰先进农技人员。应进一步加强物质奖励力度,对贡献突出的农技员予以重奖。

  二是加强县管以保障农技员的服务时间。优化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强化县农业部门管理,落实县管乡用、县管镇用,优先保障公务交通工具,解决乡镇农技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务岗等问题,保障农技员有充足的服务时间。

  三是强化学习以提升农技员的服务能力。用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资金,解决培训期间没有下乡补助的负向激励,引导农技员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培训质量。除报销学费外,探索报销差旅费等方式激励农技员提升学历。

  四是改善待遇以激励农技员的服务动力。修改职称条例,突出推广绩效,鼓励农技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增加高级职称的比例,让基层农技员晋升有望。赋予农技队伍有竞争力的薪酬,解决青年人才流失、队伍结构老化等问题。

  五是创新制度以激发农技员的内在动力。坚持农业推广为农户服务的公益属性,但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因一些农业技术还有市场属性,可以审慎探索农技员提供有偿市场服务的空间。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