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多措并举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4-06 13:48

  原标题:多措并举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未来,靠青年科技人才推动;未来,由青年科技人才延续。培养一支强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必须从教育出发。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都是人才实力。一切伟大的科技发明都是由人创造的,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说到底就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在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谁就能够抢占发展先机,拥有国际话语权。从“两弹一星”到“嫦娥四号”,从“绿皮火车”到“中国高铁”,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无不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接力奋斗的成果。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最有活力的创新主体,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促进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也是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主要阵地。大学时期是青年开启科学探索道路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接受的教育,形成的学习习惯、研究理念与方法对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影响深远。应该发挥其培养优势,担负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为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筑牢人才基础。

  优化整合教师队伍。高校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创新教师评价体系,不单纯地以论文和职称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教师的授课水平也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要敢于栽树,为学生打好科研基础,让学生成为科研项目的真正参与者。高校要把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放在培养学生的第一线,要真正把学生培养放在第一位,这是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的关键。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他们正处于人生中体力与精力最充沛的时期,也是最具创造活力的时期,有潜力、有能力创造出重大科技成果。但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资深科学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做好青年科学家的引路人。顶尖的青年科技人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高校许多优秀人才处于职业生涯出成果的阶段,他们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慢慢会成长为顶尖科技人才。

  推动一流学科建设。首先,高校要围绕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充分挖掘在某一特定科研领域的显著优势,将一流的名师、先进的实验设备、大量的实验经费进行整合;其次,要积极构建学科交融模式,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用文科课程涵养理工学子,用艺术课程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打通各学科间学术壁垒,为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动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最后,要加强与国外名校的合作,借鉴外国一流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引进优质的国外教材,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积极构建校内外联动培养模式。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供给源,很多颠覆性的科学技术都是来源于校园外,社会走在了大学的前面,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必须创新培养模式,顺应时代发展。高校应该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科技创新港,由研究院、研究所和国际合作的研发机构组成。科技创新港可以真正将大学融入社会,让学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在科研软环境方面,高校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环境氛围。科学研究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高度融合的一项活动,只有尊重感性认识,尊重学生的灵感瞬间性,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进行科技创新。同时也要允许科学研究有所失败,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在科研硬环境方面,高校要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专项经费支持。此外,高校还需要及时更新科研设备,只有采用最先进的科研装备,才能出最顶尖的科技人才。在生活硬环境方面,高校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生活条件,为学生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工资等,同时提供优质的食宿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进行科研创新和学习。在生活软环境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团活动,发展兴趣爱好,触类旁通,往往可以产生新的创新灵感。同时也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进而运用到科研活动当中。

  实施精准引才,将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培养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外力,引进国外一流教师,与国外高校联合育人。引进国外一流的教师人才,尤其是世界科技前沿项目,可以聘请国外顶尖教授来校任职或进行讲座,传授给学生世界先进的科研知识和科研经验;派遣学生去国外高校进行交流交换,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科研经验,拓展科技视野,转变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国际化科技人才。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靠一代代人艰辛探索、接力奋斗。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高校要不断改善和提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改善总体育人环境,让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接班人永不断档,我们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作者: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洁)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