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潜绩”变“显绩”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让“潜绩”变“显绩”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1-04-12 07:03

  原标题:让“潜绩”变“显绩”

  干部政绩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潜绩”。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等问题。舞好政绩考核指挥棒,打破政绩考核桎梏,关键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既注重“显绩”更要注重“潜绩”,把着眼于根本的“潜绩”显出来,让“潜绩”变“显绩”。

  让“潜绩”变“显绩”,精准识别是前提。当前,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建设中,增强政绩评价的科学性,必须注重把握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正确地考核认定“潜绩”,为选任干部提供准确意见。所谓的“潜绩”就是不逞一时之强,不贪一己之功,顺应的是人民需求,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识别成绩要看长远,不能只盯着大项目、大广场、大马路等“显山露水”的大工程,更要注重“送温暖”、抓教育、办公益等不求声誉的“潜绩”。综合运用目标、历史、横向、纵向、内外比较法,既看干部目前取得的成绩,又看其对长远发展作出的贡献、打下的基础,深入浅出,挖掘出“潜绩”。树立“潜绩”意识,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创造出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绩。

  让“潜绩”变“显绩”,科学考核是关键。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因地制宜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及权重,尤为关键。要加强项目建设、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的考核,加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权重。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考核内容,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增加能够反映长远目标的项目,在具体考核指标中突出中心工作份量,加大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考核分值比例,既考存量,又考变量,还考努力程度和发展水平。树起政绩科学考核风向标,引领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促使一方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让“潜绩”变“显绩”,群众参与是核心。群众是“潜绩”的最终受益者,也是最公正的评判者。赋予群众更多的话语权,充分听取群众声音,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考察干部“潜绩”的“测量尺”。积极探索建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公众评价机制,科学合理设计民意调查和民主评议的内容、形式,根据不同层次、区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考察任务的要求以及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建立民意表达和参与考核机制。在完善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和谈心谈话等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委托相关部门或社会中介组织采取入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网络征询、群众评分等方式进行民意调查,充分吸纳各方面评价意见,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以公众口碑反映干部实绩。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只有格外关注和多加留意那些打基础、利长远、不事张扬的干部,才能实现“潜”与“显”的统一,才能真正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作者:腾扬阳)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