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正确领导创造中国奇迹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党的正确领导创造中国奇迹

来源:青岛日报
2021-04-23 13:21

  原标题:党的正确领导创造中国奇迹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昂首向前的姿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带领人民制定了“一五”计划,开始有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从1953年到1957年,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一些现代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独立的工业体系开始形成,工业布局也有所改善。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片废墟上建设家园,在一张白纸上绘制宏图,初步显示了党带领全国人民搞经济建设的魄力和能力。

  改革开放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往来,向世界各国学习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卓越的制度伟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40年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更是达到101万亿元。虽然受到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环境影响,仍然比上年增长2.3%,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进入新时代,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撸起袖子加油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再一次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我们的人间奇迹,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让人民有获得感、成就感、归属感。

  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政治民主日臻完善,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连基本的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障,更无论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大的无产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自身权利而不断斗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宪法大纲》明确宣布: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和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的,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苏维埃的工农民主政权在局部范围内改变了人民受剥削和压迫的历史,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民民主专政也显露雏形。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认真探索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实践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了享誉中外的“民主政治的模范区”。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民主政治方面明确规定: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三三制”原则,由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从组织上保证了群众的民主监督。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功实践第一次把国家权力赋予了人民,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完全确立。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文化发展繁荣兴盛,精神文明建设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就积极组织民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指导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领导对错误思想的批判,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基本原则,极大鼓舞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文化艺术界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为配合好国家的外交大局,各类文化代表团互访频繁,交流项目不断增加,扩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改革开放后,文化战线大胆解放思想,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在全体国民中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免费开放,截至2020年6月,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万个,覆盖率超过95%。

  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秩序动荡不堪,普通百姓的生活极其悲惨。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明确指出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中共二大通过的政治纲领就指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建设步伐开始加快推进。从“六五”计划开始,把以往“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提法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社会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日益重视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明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谋划,社会建设得到了全面重视与加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征新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民生上,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9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8.48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近13亿人,居民人均寿命在2019年达到77.3岁。在反贫困领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国社会大局长期保持稳定,与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五、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强调改善生态环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运动和“兴修水利、保持水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发展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的工作。“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颁布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和新环保法,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1.66%,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6933万公顷。截至2019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已提前完成2020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生态立法、强化生态执法,形成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所有这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不仅物质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升,精神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正在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目标稳步前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延续辉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王庆忠,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