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青海日报
2021-04-27 13:32

  原标题: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成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此,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自党诞生以来就肩负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理想追求,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无不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无不彰显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践行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引领下,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有机衔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村规民约等自治规范保障基层群众自治,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途径和渠道,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时代所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衡国际复杂形式和国内改革稳定大局,从战略全局高度出发,提出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渴望,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多元需要,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中心位置,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构建预防性治理制度,凝聚人民力量、汇集人民智慧、形成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无疑成为人心所向和时代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治理还有弱项,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依然突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农业基础、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存在短板,治理制度供给依然不足。特别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需要,精神文化需要更加迫切,导致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多元、治理对象更加纷繁多样、矛盾纠纷更加深刻吊诡,治理风险严峻重大。而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奋力推进“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人民核心利益放在社会治理进程中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优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群众自治的上下联动机制,实现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融合,以社区基层为阵地推动社会治理理念、体制和方式创新,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共治社会矛盾纠纷、共享国家长治久安和美好生活。

  (赵俊鹏,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