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西医结合 更好守护人民健康(大家手笔)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加强中西医结合 更好守护人民健康(大家手笔)

来源:人民日报
2021-04-28 07:13

  原标题:加强中西医结合 更好守护人民健康(大家手笔)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守护人民健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和科学路径。我们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西医结合,坚决守护好健康这个“1”。

  中医药学经过中国人民的反复实践,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中积淀升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贡献的独特智慧和原始创新成果。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以特色诊疗手段满足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工作者全面介入、深度参与,助力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更好守护人民健康。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西医结合,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当前需要着力解决三方面问题。

  构建理论体系。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理论体系作支撑。从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到内因治本、外因治标,中医药拥有一套独特的防治理念和诊疗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实践离不开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指导,需要明确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外延、模式、方法等。在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处理好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者的关系。需要强调的是,中西医结合不是彼此同化,要避免出现“一言结合,特色消失”的状况。

  找到临床切入点。中西医结合是两种医学体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的有机结合,需要找到各自临床的优势病种、优势环节。在中西医结合实践中,要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不能是中药和西药、中医技术和西医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中西医临床协作要体现病证结合特色,破解“一证多病,一病多证”的难题,综合考虑并探索人体、疾病、证候的内在联系。

  解决疗效评价问题。中西医的诊疗理念和手段虽大不相同,但目的都是强身健体、治病救人。中西医结合不断发展的关键是看临床疗效,如果疗效并没有因为两者的结合而得到提升,这种结合就不具有先进性,也就难以不断发展。评价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要找到科学的衡量方法。对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要深入研究在不同个体、不同病种、不同疾病阶段所表达的反应机制。

  中西医结合旨在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利用中西医各自特点,增强内生动力,做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协同攻关,解决医学难题。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西医结合,需要运用“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彼此深度理解、不断探索、不断求证,形成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结合。随着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不断推进,必将发展出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守护好人民健康。

  (王琦,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