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绩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以政绩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1-04-28 09:19

  原标题:以政绩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充分发挥政绩考核引导政府行为的指挥棒作用,不仅对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能够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解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视,多次强调发挥政绩考核工作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作用。2018年9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将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作为重要抓手。2020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对进一步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提出了指导性要求。结合《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充分发挥政绩考核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指挥棒作用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立足政治高度:把握新时代政绩内涵,树立科学政绩观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两个大局”、把握时代特征,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不仅能够指导经济领域各项工作,也能够指导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发展;不仅是针对当前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根本要求。我们应立足政治和全局高度,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理解新时代政绩内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绩来践行“两个维护”。

  一是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重大成绩和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则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循环不畅、交易成本偏高等一系列问题。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要求、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等方面的新变化,将推动高质量发展纳入政绩内涵之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扛重活、打硬仗。

  二是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领导干部应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充分把握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性,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确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观。

  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始跨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广大干部应清醒认识,只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发展任务和奋斗目标。

  优化考核内容:聚焦高质量发展,完善政绩考核指标

  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需合理设置政绩考核指标内容,增强政绩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绩考核工作已从确立目标责任制的起步阶段、提高政府效能建设的探索阶段、政绩考核不断优化整合阶段,发展至党的十八大后综合绩效管理的全面发展阶段。我国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做法得到根本性纠正。当前,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要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成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生态效益、人民健康、公共安全等诸多指标成为重要的政绩考核内容。鉴此,我们应妥善处理好几对重要关系,不断优化政绩考核内容。

  一是将政绩考核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必须跳出传统的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评价体系的惯性思维,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而这要求全面系统完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各子体系。政绩考核指标必须与其他子体系相互贯通和支撑,突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打好重点任务攻坚战等方面的实际成效,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将近期发展目标与长期发展导向、“显功”与“潜功”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而是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完善政绩考核内容,必须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重视完成近期发展目标,切实解决好制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做当下可观察、可测量的“显功”;又关注长期发展目标,推进要素升级、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追求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

  三是将政绩考核指标的统一性要求与差异化要求、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设置政绩考核内容,既包含全国统一的指标内容和考核要求,又设置差异化的指标权重;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又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体现不同区域特点,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既着力持续推进传统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又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唯有如此,政绩考核才能避免“一刀切”问题,在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发挥实际作用。

  四是将考核领导班子与考核领导干部、考核集体政绩与考核个人政绩结合起来。《通知》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视为行动主体、责任主体和考核对象,强调在政绩考核过程中将集体与个人、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结合起来。同时,《通知》强调要把领导班子承担的考核指标分解到班子成员,对不同岗位职责的领导干部,结合任务分工精准设置考核重点。这些内容规定和指标设置很好处理了领导班子集体政绩和领导干部个人政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挥政绩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作用。

  明确考核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人民利益展开,用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人民的满意程度来检验和评判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工作的成败得失,政绩考核工作也不例外。换言之,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时,应明确“为了谁”的问题,即一切为了人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应明确“依靠谁”的问题,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应明确“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应明确“如何评判”的问题,即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重要评判标准。

  鉴此,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必须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如《通知》强调,引导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他们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广大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和迫切困难,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评判和考核领导干部政绩时,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推动领导干部把人民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绩考核应重点关注和考核广大领导干部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情况,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

  拓展考核主体:增强群众参与度,提升考核开放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绩考核中群众参与度不断提升,专业化第三方评估力量获得加强,政绩评估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考核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政绩考核过程中,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应尊重人民作为评判者的权威性,服从人民群众的评判和考核,倾听和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此《通知》强调,应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注重分析群众主观感受指标,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广泛听取有一定知情度和关联度的服务对象的意见,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

  同时,拓展多元考评主体,提升专业化第三方机构作为考核主体的评估水平和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方评估力量加入政绩考核,提升了考核开放性,拓展了社会参与度,逐步形成了政府内部考核与专业化第三方机构外部评估协同发展的格局。当前,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政绩考核的过程中,可拓展多元化政绩考评主体,充分发挥外部专家、专业咨询机构和技术支持部门在考核过程中的作用;应明确专业化第三方机构的考核机制与技术定位,发挥其对专业性高、针对性强、群众难以立即有切身感受的政府绩效进行评估的功能,提升政绩考核的专业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改进考核方式:避免认知偏误,全面提高政绩考核水平

  政绩考核方式应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效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绩考核日益科学化,评估考核过程基本包含了五年计划分解为年度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向部门岗位分解、筛选评估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半年度(月度、季度)绩效评估、年度绩效得分报告、绩效结果沟通及使用等环节。当前,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要求,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必须如《通知》所要求,不断改进政绩考核方式,提升政绩考核水平。

  一是应避免代表性偏误,即不去把握实际工作全貌,简单根据一些典型现象、代表性事件(如“形象工程”“样板工程”)等信息进行政绩评判和考核。鉴此,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以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为重点,用好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等方式,结合督察、巡视、审计等信息,全面把握和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年度考核主要依据高质量发展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平时考核要注重吸收运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监测数据;专项考核针对推进落实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解决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任期考核则突出完成届期或任期高质量发展目标情况的考核。

  二是应避免确定性效应,即更多关注和采纳确定性数据,却忽视了相对不确定的结果、不易量化的工作成效、潜在效用和未来价值。在考核过程中,应坚持定性与定量、“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充分运用政府督查、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成果,深入工作一线进行系统分析和实地查核,建构多渠道、权威性、公开化的数据信息源,实现多种考核情况相互补充和印证,全面掌握考核对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显性与隐性、定性与定量、短期与长期的各类实际工作情况。

  三是应避免易得性偏误,即考核主体在评判过程中,偏爱采信易于收集、获取、理解和分析的资料和信息,使得某些易获、易感、易见、易知的信息在考核中占据不应有的比重。若此,政绩考核时不仅应关注容易看得见、想得起、摸得着的资料信息,还应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调研,打破简单听汇报、看(预设)现场的评估模式,掌握各类资料进行科学考核。当前,更应该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建立运用干部考核数据管理系统,有效采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结果等各类数据,加强综合分析和系统研判。

  用好考核结果:以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激励广大干部

  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必须不断提升考核结果的运用效能。政绩考核不是为考而考,其考核结果不应无故闲置,而应反馈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奖优罚劣的基础上激发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引导领导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敢作为、勇作为、能作为。按照《通知》要求,使考核结果与干部激励方式紧密衔接,围绕高质量发展各阶段的重点战略任务,完善考核奖惩问责机制。一方面,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有作为、有成绩、有贡献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嘉奖、记功、授予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对考核优秀、政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或者优先晋升职级。另一方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担当、不作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依规依纪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在年度考核结果反馈中,向相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政绩考核中体现出的缺陷与不足,促其不断补短板、强弱项。

  二是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及运用情况公开,提升政绩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在科学分析和综合判断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将适宜公开的考核结果、存在问题、反馈意见、整改建议、整改进度、结果运用等情况,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途径,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及时向公众和社会公开,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评议和监督,不断提升考核工作的透明度。事实上,考核相关信息的公开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核工作的群众参与度和社会公信力,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优化容错纠错机制,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在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时,必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正确把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错误,准确分析其性质和影响,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工作中出现失误的领导干部,给与帮助和指导,引导其补齐能力素质短板,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朱辉,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