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着力点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着力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4-29 10:15

  原标题: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着力点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综合体,红色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着凝聚力量、铸就精神的强大作用。推进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让红色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发挥红色文化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要举措。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传播的场景发生了很大变化,为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实现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应从继承与创新、以人民为中心、通俗化及社会动力等方面着力。

  坚持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不仅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且具有鲜明的“红色”特征,是党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反映和升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与时俱进,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形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理想信念、精神风貌等。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思想精髓,是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实现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既要继承和彰显革命年代红色文化的鲜明底色,又要延续红色文化的思想精髓,更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一方面,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深入挖掘、研究红色文化资源,把握并继承红色文化本质内涵、思想精髓、精神特质、呈现方式与时代价值等,为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坚实的支撑。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红色文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和丰富红色文化,为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内容上、形式上的新鲜血液。唯有如此,红色文化才能在继承与发展、思想与艺术、内容与形式方面达到完美统一,凸显先进文化的特质,实现大众化传播。

  坚持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推进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并在实际的生活中传承和践行红色文化。因此,坚持回应人民群众需求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是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可靠保证。人民群众是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性是红色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必须坚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一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定位。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是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在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拥有的强大力量,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文化传播的经验、智慧,依靠人民群众将红色文化中生动的历史故事、典型的革命英雄、丰富的革命精神传播得更富亲和力、更具广泛性。二是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价值理念等最大化地融合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红色文化研究及红色文化宣传等领域,努力实现红色文化传播内容与人民意志的无缝对接,提升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和传播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在把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既要大力宣传理论性较强、艺术性较高的红色文化,满足知识层次较高、鉴赏能力较强的人民群众的高雅文化需求,又要大力进行理论的通俗化宣传、红色文化艺术的民族化传播,满足不同文化层次、鉴赏能力的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做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不同类型红色文化的传播并重。

  坚持“通俗”而不“媚俗”。“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即以通俗化的语言形式传播红色文化,是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手段。人民是红色文化的缔造者,也是红色文化的享有者,只有接地气的红色文化才能有朝气,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红色文化不应是抽象的、被悬置于高台的“阳春白雪”。即使红色文化在顺应时代需求中不断被革新、被创造,将反映国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作为主要内容,也应该牢牢坚守红色文化的人民大众立场,以具体的、生动的、鲜活的语言方式,丰富多彩的样态呈现。然而,“通俗”不等同于“媚俗”,推进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要正确处理好“通俗”与“媚俗”的关系。一方面,要以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贴近大众、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将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精髓与理论品格等转化为人民群众易接受、听得懂、喜欢听的通俗化故事等形式,进行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另一方面,要防止一味迎合公共趣味、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拒绝肆意炒作甚至歪曲、篡改红色文化要义和内容,抵制将红色文化作为追逐利益的“摇钱树”等行为。艺术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但创作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同样,推进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也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创新传播方式,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坚守红色文化的高尚品格,反对将红色文化变成别有用心者趋势“新潮”附炎“时尚”的庸俗化艺术。

  探求大众化传播的社会动力。实现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并非仅仅是某些人和某些部门的事情,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探求和创新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社会动力,将红色文化传播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宣传等领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面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合力。大力发展包括红色旅游、红色出版、红色影视等在内的红色文化产业,实现红色文化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红色文化在更广阔的群体和范围内得到传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思想底蕴、价值形态等,将红色文化的内容及形式与现代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对红色文化传播的领导,以红色文化的现代传播为先导引领社会风气健康向上。以红色文化丰富的内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广泛传播红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加强大中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红色文化意识,厚植青少年群体的红色文化底蕴,为红色文化的代际传播、国际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红色文化进课堂、红色文化进乡村、红色文化进培训、红色文化进街道等多种途径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形成“处处有红色文化,时时学红色文化,人人行红色文化”的红色文化传播氛围。

  (刘珊珊,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