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重庆日报
2021-06-10 14:17

原标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确定的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形成,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充分尊重和认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人类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高度依赖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准确定位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传承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重要原则,为人与自然建构起一种新型的平等相处关系和秩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尊重自然,认识自然,改变人征服自然的立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律法规,从立法上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规则秩序,从思想认识上对自然世界形成合理的道德态度和正确的关系认识。

深刻理解和运用科技创新,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功能,是人类经济活动系统永续实现利益的源泉。人类经济活动应当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进行,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土地开发面积比例、生态功能区红线、资源环境可损耗额度、全球生态系统安全贡献、生态公平等制度性约束。人类对待自然的工具主义态度,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要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和不确定性,充分论证新型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适用性,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要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正确认识科技创新成果的负向效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以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支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合理布局和优化生态空间,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空间是指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的区域。生态空间在保障生态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和农村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显著标志。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使得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城市集聚,造成城市生态系统严重超载,区域生态系统抵抗力和稳定性破坏严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着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稳定性,统筹布局城市与乡村生态空间,有序整合区域性生态空间资源、土地整理与生态修复。要以生态和耕地保护为重点,注重对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和各类山水生态资源为依托,加强与山水林田湖草的衔接,构建城乡生态共同体。要乘乡村振兴战略之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契机,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双向流动。要充分发挥乡村生态优势,科学利用乡村生态空间,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走好“两化路”,全面评估乡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对农村污水、面源污染的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要以引人归乡为中心,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记起“乡愁”,引导、鼓励更多人到乡村生产生活。

(张伟进,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