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编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国家统编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6-18 14:01

原标题:国家统编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而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民族大团结的有效途径。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特别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国家统编教材是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定、统一使用的中小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其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培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国家统编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但它不仅作为交流工具而存在,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尤其在民族国家内部,语言更是作为一种国家能力与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密切相关。文秋芳认为,国家语言能力就是“政府运用语言处理一切与国家利益相关事务的能力”。国家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该国民族凝聚力及内生力的强弱,而国家语言能力的核心基础是国民语言能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国民语言能力最基础的能力表达成为衡量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国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将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沟通民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要作用。可以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无论从民族交流层面还是国家安全层面,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过程中,教科书尤其是国家统编教材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主要平台,是提升国家语言能力、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除了语文外,国家统编教材中的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历史也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能够有效提升他们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和能力。国家统编教材无疑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进一步推广的有力工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为各民族相互交往、彼此理解扫清障碍,更好地发挥语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纽带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这一作用的同时,国家统编教材作为承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平台必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第二,文化认同与国家统编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

如果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便是对共有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即拥有共同的文化是民族共同体的显著标志。对民族国家来说,文化认同其实就是个人对族群间共有文化的确认,通常表现为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历史传统、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它回答了个人对自我根源及自我身份的追问,形成了“我族”的概念,是自我身份趋近民族“中心”的过程。因此,文化认同是人们结成稳定共同体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黏合剂,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灵魂,更是推动国家认同形成的心理底色。

无论是构建国家认同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都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由于文化认同源于后天的形成,且具有可变性和可选性,教育也就自然成为培育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教育教学的中心是课程教材,所以国家统编教材必然要承担培育文化认同的使命和任务。首先,国家统编教材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重要渠道,本身就是对民族共同文化符号的普及和传承,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其次,国家统编教材注重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历史的讲授、对民族美德的传承,并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突出介绍我国历史文化名人、革命英雄及先烈、时代楷模的事迹和思想。可以说,国家统编教材为全国各民族的青少年构筑了一个共同的中华文化体系。

通过这样一个文化体系,各民族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正像一条大河一样,海纳百川,而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敌侵略的过程中凝聚了共同的革命精神,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园,共同的文化历史使各民族青少年和儿童能“共享一个叙事体系”,并成为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的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深刻地蕴含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的智慧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国家统编教材作为培育文化认同的主渠道,自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

第三,民族精神培育与国家统编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王希恩认为,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普遍遵守和奉行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利益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道德风尚”。民族精神在为其社会成员提供心理归属的基础上,使他们形成一种共同的信念、理想和追求,基于此他们开始关注民族利益,形成明确的民族意识,进而在排斥“他族”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天然的民族凝聚力。对民族国家来说,民族精神就像树木的根基,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精神养料,使他们充满活力、坚定信仰、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它既是影响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更是一国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支柱。

民族精神与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我国公民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统编教材应肩负的重要使命。国家统编教材通过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门课程的传授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主权和法治教育等内容的学习。通过对国家主权和法治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民族事务的自觉参与意识和对民族利益的无条件维护,并形成积极的民族活力和民族意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深刻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此坚定学生的民族信仰;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学习,培育民族性格。在民族活力、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意识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中,国家统编教材构筑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强大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提供了共同的精神追求、情感寄托和心理归属,表现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根基作用。

总之,教材是实现国家育人蓝图的重要载体,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学习内容。中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用什么样的教材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国家统编教材体现了国家发展及民族繁荣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文化认同培育、民族精神构筑的重要平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纽带、灵魂和根基作用。

(王兆璟、姚玲,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