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建设的思考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热点思考】

“十四五”期间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6-21 07:34

  【热点思考】

  原标题:“十四五”期间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建设的思考

  苏文帅

  观 点

  “十四五”期间,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建设要聚焦主责主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重点抓好功能定位、服务体系、资源平台、业务体系等八个方面,构建起“帮扶中心+服务职工基地+基层工会”协同模式的服务职工综合体。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发挥协同作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十四五”期间,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建设要聚焦主责主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重点抓好功能定位、服务体系、资源平台、业务体系、协同机制、智能工具、运行体系、保障机制等八个方面,构建起“帮扶中心+服务职工基地+基层工会”协同模式的服务职工综合体。

  加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服务职工一体化平台。依托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把工会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各项业务统一到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聚焦职工多样性需求,拓展救助、维权、服务功能,实现“一门式”服务。通过合作、参与、孵化等方式,联合专业机构、企业、高校、公益慈善等各方力量,建设服务职工综合体,实现服务功能一体化。

  提升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服务能力,建设服务职工项目标准化体系。构建实体受理柜台、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等相融合的服务载体。健全服务对象、服务程序、服务标准、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规定,建立统一的职工服务信息平台,优化办事流程和办事标准,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夯实一网通办、一站服务。实施业务服务清单制度,全面梳理编制服务事项目录,推动服务职工项目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

  促进内外资源集聚,建设社会资源与职工需求精准对接的枢纽型平台。以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促进社会资源和职工需求供需对接,建设成满足职工需求的服务平台、供需对接的枢纽平台、社会资源孵化基地、服务项目培育平台。以服务职工类项目为纽带,通过联合运作、孵化培育、委托服务、入驻运营、公益创投等方式,整合政府、智库、基金会、企业、金融机构、媒体等多方资源,广泛联系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积极探索种子基金、公益创投等方式,建立社会专业机构孵化基地,为社会专业机构提供初期孵化、政策咨询、能力建设、人员培训、项目指导等集约化服务。鼓励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等工会阵地进驻各类专业机构培育服务品牌,提供服务职工产品和公益支持,打造成资源丰富、需求精准、服务多样、效应凸显的资源集成区。

  培育多类型服务职工基地,为职工提供专业化、社会化优惠服务。遴选一批有职工口碑的社会资源,统一授牌“服务职工基地”,拓展职工服务项目,实现零距离、多渠道、精准化供给资源与需求对接共享。拓展基层帮扶服务站点功能,依托园区、楼宇、商圈、社会机构,为职工提供文化学习、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各类服务。组织服务职工基地满足不同职工家庭的综合消费需求,通过价格优惠、服务优先等措施提供健康管理、养老托幼、家教培训、旅游休闲、婚恋交友、心理疏导、文化体育等生活服务项目。建立服务职工基地的进入、管理与退出机制,完善以职工满意度为导向的服务职工基地服务品质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创新工会服务职工协作机制,建设多层次多领域项目融合平台。聚焦“帮扶中心+服务职工基地+基层工会”协作模式,建立上下、左右、内外分层分级分类协作机制,明确帮扶工作职能部门、帮扶中心、基层工会、服务职工基地工作清单,基层工会精准掌握职工需求并响应反馈帮扶中心,帮扶中心根据需求,对接工会阵地和社会资源、服务职工基地提供服务产品。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的服务职工智能化平台。推进“互联网+”与服务职工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工会数据与民政、人社、卫健、住房等部门数据有效衔接、有机融合,建立“一门式综合受理、全流程规范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掌握职工生活状况和需求,形成对服务诉求的感知与预判能力,为职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主动精准化服务。基于各类数据资源,构建职工生活状况分析模型,建立职工幸福生活指数监测体系。

  打造一批精准服务职工需求的优秀特色服务品牌,建设服务职工项目创新孵化区。鼓励开展公益创投,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开发服务项目,培育服务项目品牌,吸引公益组织、社会机构及专业人才参与项目实施。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打造“职工卫士”(困难救助、心理疏导、健康管理、职业发展、创业指导、法律援助等)、“职工管家”(婚丧嫁娶、养老托幼、早教辅导、家政服务、生活福利等)、“幸福生活”(旅游休闲、餐饮住宿、文体娱乐)等服务品牌,服务方式从工会“定菜单”向职工“点菜单”转变。

  提升服务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社会效应,建设高质量服务职工示范区。联合社会资源,建设一批职工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健康管理、竞赛竞技、摄影电影爱好、职工联谊、体育运动、文化阅读等功能中心,开展服务职工项目展示活动, 搭建社会资源、公益组织服务宣传、展示、合作、交流、推介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满足中小微企业职工、灵活就业职工个性化、小众化、专业化的社区生活、交友、成长、休闲需求。围绕服务规模、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社会效应,建立服务职工综合体绩效评估、分级评定机制。

  (作者单位: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